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04日
冒充老师微信群里喊“收费”
开学季,警惕这类诈骗
本报讯(记者杜挺勇)通过微信群通知各种信息,成了老师和家长之间常见的沟通方式,但如果管理出现漏洞,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进群冒充老师进行诈骗。近日,市反诈中心发布警示,此类诈骗开学季高发,老师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
据市反诈中心民警介绍,每年开学期间是微信群里冒充老师以收费为名实施诈骗的高发期,类似案例就在身边。8月29日,市民李某报警称,其孩子是我市某中学初一(6)班新生。当天,班级群内一人和老师头像一模一样,发通知称让交198元的资料费,可以直接通过发红包的形式交费。有个别家长刚发出红包,真正的班主任发现了异常,赶紧告知家长停止转账,这才避免更多人上当。
民警称,此类诈骗套路相似,不法分子多利用一些群聊没有设置验证机制等漏洞,或直接盗用微信账号等方式进入班级群,然后在群内观察老师的活动规律、发布消息风格等。不法分子觉得时机成熟后就会克隆老师的头像和昵称,冒充老师在群内向家长收取费用。收款后,不法分子就会立即退群,逃之夭夭。
一些家长之所以被骗,一方面是没有及时与老师或其他家长核实信息真伪,另一方面也是看到收费金额不大,便放松了警惕。民警称,尤其是家中有小学、初中新生的家长,更要警惕。此类诈骗中,不法分子盯上新生家长,尤其是新建的家校微信群。这些新生家长刚加入群中,对学校老师和其他家长以及交费方式不熟悉,这让诈骗的成功率大大增加。
开学季,市反诈中心发布防范提醒,家长收到此类要求交费的信息时,务必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等形式与校方或其他学生家长进行核实。此外,老师也要提高警惕,切实对入群人员及群成员进行有效管理,一旦发现群内有诈骗或其他违法行为,应第一时间通过正规渠道发布澄清信息,并及时报警,避免家长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