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04日

开学后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视力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暑假期间,孩子每天“家里蹲”,看手机、玩游戏、看动画片、看书、写作业……用眼时长进入高峰期,也是视力下降的高发时段。新学期开学后,家长应该关注一下孩子的视力健康。焦煤中央医院眼科主任蒋乐文提醒,开学后,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是否有看物体时经常眯眼揉眼、频繁眨眼、歪着头看物体、拉扯眼角等症状,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眼科作进一步检查,早发现、早控制,如果不及时作视力复查,不仅会加深孩子的近视,还会影响新学期的学习。

蒋乐文说,暑假期间,孩子们没有老师的约束,家长又忙于上班,孩子如果生活作息不规律、户外活动不足、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较容易发生近视或加深近视程度。

“高强度的用眼容易引起假性近视,它只是一种调节功能痉挛的状态,多发生于青少年儿童,视力在几周或两个月内下降,但适当休息后又可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假性近视如果得不到足够重视和干预,睫状肌长期收缩压迫眼球,终会导致眼轴变长,形成真性近视。所以,提早进行散瞳验光检查,能及时辨别近视真假。”蒋乐文说,“不同于学校每学期的视力检查,眼健康检查包括基础检查、眼轴测量、视功能检查等多个项目,不仅可以判断孩子是否近视,还可以及早发现斜视、弱视、远视等眼科问题。斜视、弱视的治疗跟年龄有关,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若错过最佳时机,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力伤害,家长一定要重视眼健康检查,随时掌握孩子的眼睛状况,早发现、早治疗。”

蒋乐文称,近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如果能及早发现孩子的视力变化,将更有利于近视的控制。屈光发育健康档案是一种预防监控系统,不仅针对已发生近视的儿童,还面向所有适龄儿童(3岁至12岁最佳)。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要求家长每隔6个月带孩子进行1次屈光检查,主要内容是视力、屈光度数、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眼轴长度、眼位、眼底检查、眼压等生理指数。通过完善记录孩子的屈光发育状态,动态观测孩子的近视发育情况并及时给予个性化控制方案,达到有效控制近视的目的。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应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来矫正,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孩子可以选择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

蒋乐文提醒,家长发现孩子假期后视力下降,不可盲目配眼镜,一定要先进行详细的检查,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配制眼镜或更换眼镜度数。

蒋乐文称,保护好孩子的视力,主要藏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细节中,家长一定帮助孩子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增加白天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户外活动对尚未近视的儿童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提倡从学龄前儿童开始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鼓励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个小时。二是良好的书写阅读习惯。保持书写时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车或躺卧时读书。三是适宜的照明环境。读写应该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四是应定期检查视力、均衡营养、睡眠充足,并少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