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8月10日

乡下品戏

本报老年记者 贾文峰

在闹市中居住久了,按捺不住孤独寂寞,做梦都想回到乡间田野,去品味一下浸满土里土气的田园风光以及那些回旋在耳边、浸入心脾的乡间小调。这不,趁着周末的闲暇驱车10多公里,回到了乡下老家。

眼前的一幕着实令人心醉不已,说来也有些凑巧,正赶上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快乐星期天”文化下乡活动走进庞冯营村,真是让人又惊喜又兴奋。惊喜的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离家进城后,由于工作、生活忙忙碌碌,很少回老家和家族宗亲欢聚;兴奋的是,这次回去适逢村里唱大戏,怎能不乐出幸福的泪花?何况又是在一个愉快的周末,村里唯一传承久远的民间戏曲怀梆恰好开演。

车到村头,就听到一阵锣鼓声响起,舞台前人头攒动,像赶集一样热闹。举目眺望舞台,演员们已登台亮相,台下的观众无不神情专注地随着剧情的起伏而击掌,叫好声与混杂在舞台周边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乡下农村特有的民俗风韵。

首场演出的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冯营怀梆,演出的剧目是新近改编的传统古装戏《刘统勋私访》。该剧讲述的是清乾隆年间东阁大学士刘统勋,奉旨治理黄河归来,微服私访路遇不平,为民请命,敢于匡扶正义的无畏形象,深刻揭示了在封建社会统治下,底层百姓被压迫、被奴役的社会现象。

首先,剧本在创排上,在近乎于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些陈腐内容酌情进行了删减,使之剧情更紧凑、更贴近生活,并且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向人们传递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演职人员虽都是村民,但在表演技巧方面,依托民间怀梆戏曲独有的高腔,加之大胆、合理的表演动作,使人物形象的阐释更为丰满。剧本在唱词的设计上,也融入了当地不少方言俚语,使之表述更加大众化,既便于琢磨,又便于学唱。一场戏下来,让广大群众在辛勤劳作之余,饱了耳福,又过足了戏瘾,可谓一举多得。

怀梆是焦作地区古之稀有的一种民间戏曲艺术,它自明末清初延续至今。在民间,它不仅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娱乐形式,也是蕴藏在人们心中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食粮。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怀梆借助文化下乡活动的东风,既满足了当今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振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境界,又让这一古老的艺术焕发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