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7月10日

街道社工站“五站合一” 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本报讯(记者梁智玲)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站、社会救助服务站、志愿者服务站、养老服务站、流浪乞讨人员临时救助站,马村区马村街道和安阳城街道社工站“五站合一”,真正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记者从我市7月7日上午召开的四城区和高新区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建设推进会上获悉,马村区共有7家制度健全,档案规范,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人员等一目了然的“五站合一”街道社工站,驻站社工14人。

近年来,市民政局把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作为充实基层民政力量、为群众办实事的要事来抓,将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深度融合,统筹谋划、精心布局,推动社工站、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站、社会救助服务站、养老服务站、志愿服务站“五站共建”,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我市按照“一县(区)一中心,一乡镇(街道)一站点,村(社区)都有社工服务”目标,同时按照“项目化购买、专业化服务、社会化运作”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共建成县级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4个,建设乡镇(街道)社工站108个,是全省第二个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的省辖市。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市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对标年度工作目标,强化资金保障,确保队伍建设,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打造特色品牌,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提质增效。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社工站联系群众、贴近一线、专业为民的在地服务和专业优势,加强入户探访,因地制宜开展救助帮扶、探访咨询、情绪疏导、资源链接、社会融入等服务,切实增强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社工站,培养具有强烈为民情怀、良好职业素养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个需要救助的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