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7月10日
糖尿病患者要学会怎么吃
本报记者 孙阎河
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说起吃饭,恐怕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烦恼。日前,根据近阶段读者反馈,记者就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进行自我饮食管理的问题,采访了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一区护士长白洁。她告诉记者,饮食管理被称为糖尿病管理的“五驾马车”之一,现在许多糖尿病患者对吃什么、吃多少都有比较明确的认知,但是对于怎么吃的问题,还是会有一些疑惑。
白洁介绍,要想明白为什么改变就餐顺序就能帮助控制血糖的问题,首先要了解胰岛素。简单来说,胰岛素的工作是处理血液里的糖,或者说将糖储存起来变成糖原,或者转化成脂防,或者转化成人体所必须的能量,它是人体内唯一能让血糖降下来的激素。如果胰岛素因为一些原因不工作了,就会导致人体血液里的糖含量持续处于高的状态,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白洁强调,明白了以上这些,就容易明白改变用餐顺序控制血糖的道理了。首先,糖尿病患者先吃素菜和荤菜时,就可以在不引起血糖大幅上升的情况下,通过前边说的第二种和第三种途径提前把胰岛素叫出来。然后在吃主食的时候,胰岛素就已经在待命了,并且能及时处理逐渐吸收入血的葡萄糖,这样患者餐后血糖会相对平稳。其次,人体提前产生饱的信号,是最先吃下去的膳食纤维能通过吸水形成胶团产生的,这样能延缓糖和脂肪被吸收。吃下去的蛋白质和脂肪能刺激多种饱食激素的释放,从而抑制胃酸分泌、延长胃排空的时间、减少肠蠕动的作用,让人体提前接收饱的信号。第三,饱了后,人体还会抑制饥饿素的产生。研究发现,先吃主食的人,用餐3个小时后,胃饥饿素浓度恢复到吃饭前的水平;而后吃主食的人,用餐3个小时后,胃饥饿素仍处于抑制状态。也就是说,后吃主食的这种方式能让人饱得更久。目前,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这类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延迟的状况,这种饮食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患者降血糖,还能控制饮食的总量,从而达到控制好血糖的目标。
白洁提醒,糖尿病患者还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用粗粮代替部分精粮、细嚼慢咽延长进食时间等。综上所述,希望糖友们在关注吃什么、吃多少的同时,也尽量掌握一些怎么吃的方法,合理控制好自己的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