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06日

段村:

与蜀葵有一个美丽的约定

本报记者 王龙卿

图① 蜀葵扮靓段村。

图② 秦鸿凯将历史上描写蜀葵的诗词选了56首,用一周时间写了个长卷。

图③ 画展吸引许多人参观。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时近麦收,中原大地到处麦浪翻滚、一片金黄,千年古村落——温县番田镇段村更是全村上下一片欢腾,因为在麦收之际,村民们两年前种下的3万株蜀葵花也迎来了第一个盛花期。在蜀葵首次花开满街之际,该村打造出了一个别致的乡村美术馆,邀请蜀葵画家李玉梅来村里精心布置展览。

5月28日上午,段村美术馆的首场展览秀:蜀葵进段村——李玉梅画展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艺术家、学者和摄影爱好者150多人,齐聚温县这个最西陲的小村庄,和1800名村民一起,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蜀葵展览的两年之约

这场展览,缘于两年前的一次约定。

2021年秋,段村入选河南省第六批传统村落。为了帮助家乡谋发展,改善段村的人居环境,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段村人秦凌杰邀请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鲁枢元以及一些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文化学者到村里考察调研、建言献策,李玉梅也在被邀之列。

在考察过程中,爱画蜀葵的李玉梅则在村中的几株蜀葵旁驻足良久:“没想到段村的蜀葵植株长得这么粗壮,时近深秋,别处的蜀葵大多已枯萎衰败,这里的蜀葵仍然花开满株。”秦凌杰马上说:“李老师,您擅长画蜀葵,我们村正想着种什么花草来改善环境,要不我问问村两委,愿不愿意种蜀葵?”

“我当时备受感动,顺口说了句:段村若能种上两三万株蜀葵,我就把段村当成我的写生基地,在段村搞蜀葵画展,邀请所有朋友都来段村参观。”李玉梅回忆说。

秦凌杰将李玉梅的话转达给了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秦鸿党。经过一番调查,秦鸿党组织村两委成员对蜀葵项目进行了讨论。

“蜀葵花朵多、花色全、花期长,而且有很不错的经济前景。三天后,我们又召开了全村党员大会和生产小组长会议,大家全票通过种植蜀葵。”秦鸿党说。

人勤地不赖,耐寒耐暑、生命力极强的蜀葵也特别争气。很快,3万株蜀葵在段村落地生根,抽苗长叶。

今年5月初,村民在微信群里纷纷发来照片,蜀葵全部长到1米以上,有的比人还高,而且每株蜀葵上都长满了花骨朵。5月24日,在秦凌杰的邀请下,李玉梅来到段村。

“整个段村大街小巷、村外路边沟渠,满是含苞待放的蜀葵,我知道该是我兑现承诺的时候了。”李玉梅激动地说。

从旧粮仓到新展馆的蝶变

段村美术馆位于段村村委会大院内,展览面积近4500平方米。这里展览着李玉梅创作的56幅有关蜀葵的作品,人们纷纷在这些色彩鲜亮、匠心绘制的画作前驻足欣赏。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光鲜亮丽的美术馆前身其实是一座简陋破旧的粮仓。

为了办好这场展览,5月初,秦凌杰专门邀请郑州大学建筑设计院的李新歌团队,在村里寻找合适的房子做展馆。设计团队走街串巷跑了一整天,虽然村里的空房子不少,但是大小,特别是高度都不适合做展馆。夜幕降临,大家来到村委会大院开会,院子里耸立的3个旧粮仓让这帮设计师眼前一亮。

“我们打开库门一看,近8米高的穹顶,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砖砌建筑,沧桑古朴,改造起来省事、省力,更省钱。关键是旧粮仓见证了段村的发展,和老百姓的感情不一般,没有比它再适合做成农村美术馆的建筑了。”李新歌说。

“我们将穹顶彩钢瓦下面铺设了隔热棉,将墙体刮平喷上白漆……正是在大家的助力下,我们的美术馆仅用9天时间就改造出来了。”秦鸿党说。

“昔日曾经盛满小麦、玉米和铁棍山药的老式粮仓,今后将会为人们盛满‘文化食粮’,怎么不值得点赞呢?”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杨杰说。

当了解到设计方案确定后,村民只用了不到10天时间就让装置破旧、尘灰满面的旧粮仓变成灯光明亮、艺术范儿十足的美术馆,省直文联主席殷江林也赞不绝口:“段村创意了不得,段村速度更是了不得。”

小村展馆贵宾多

“蜀葵是中国古老植物,也是世界影响力很大的中国花卉,它被中外历史上无数名人写诗入画,它有资格也最有理由成为美化田园、扮靓农村甚至城市的花卉。段村因地制宜,花最小的代价打造蜀葵花海经济。”河南省花卉协会会长何东成说,“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将在郑州举办,段村争取这两年在蜀葵上再上点规模,在花色、品种上多下点功夫,在村庄蜀葵景观设置上下点巧劲,争取两年后把段村打造成花博会的一个分会场,除了铁棍山药种植外,也让蜀葵变成咱村的致富花。”

此次来参加画展的还有一个特别群体,他们是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中原工学院、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经贸学院和河南理工大学的教授、研究生团队。

“将56幅蜀葵花画布置在3万株蜀葵绽放的村庄展览,段村的老百姓实在是太有创意了,这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地艺术。”来自郑州经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王永强赞叹不已,“我愿意在段村蜀葵的文创开发方面尽一点微薄之力。”

河南农业大学园林艺术系主任刘艺平带来了自己的研究生团队。“我们将为段村乡村景观出设计方案,力争打造出几个蜀葵科技小院,让一朵花真正扮靓一个村,让漂亮的蜀葵给村庄带来美观的同时,也能给村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刘艺平说。

“我们将帮助段村进行村庄环境规划,设计村庄Logo,助力段村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原工学院的研究生团队如此表态。

段村人的蜀葵情怀

午后,凉风习习,来宾们纷纷徜徉在段村的大街小巷和田间小路……

秦鸿凯是段村文元裕怀药老字号的第11代传人,长期致力于“四大怀药”的文化宣传。

“玉梅在画展中展出了56幅蜀葵画作,我就将历史上描写蜀葵的诗词选了56首,用一周时间写了个长卷,表达一下段村人的心意。开篇是汉乐府的《青青园中葵》,然后是唐朝李白、杜甫、岑参写的蜀葵诗,宋朝苏东坡、司马光、陆游写的,这是清朝名臣张之洞写的……”秦鸿凯说。

3万株盛开的蜀葵扮靓了整个段村,而无处不在的蜀葵文化艺术作品,则提升了这个小村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