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5月19日

“黄河故宫”嘉应观

本报记者 朱颖江

武陟县嘉应观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河南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筑群。嘉应观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清朝雍正皇帝钦赐名字。

嘉应观内供奉着大禹、谢绪、栗毓美等中国历史上的治黄名人。民间有关嘉应观的传说很多,在这些传说的背后,是华夏儿女几千年来和黄河斗争的血泪史,也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史。

现在的嘉应观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李菁是嘉应观景区的金牌讲解员,也是黄河文化的传播者,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刻在了她的心里。20多年来,无数的游客通过李菁的讲解,对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对治黄功臣无比敬重。今天,就让李菁来为大家讲讲嘉应观的故事。

嘉瑞长应,皇帝的美好心愿

在武陟县城东南13公里处有一座气势恢宏的清朝建筑物——嘉应观。

游客来嘉应观参观,看的是人文、读的却是历史。

嘉应观的古建筑不会说话,这里的草木也不能言表,而讲解员就是通过建筑物这一特殊的文字为游客解读历史的。

雍正皇帝在登基前曾负责武陟河工,他曾许诺堵口告竣,即在武陟修建大清疆域内大小河流的总龙王庙。雍正即位后,不顾国库空虚(史载,雍正元年国库仅存白银800万两),拨出288万两巨额白银,派御匠,调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安徽五省民工,命齐苏勒在武陟仿故宫修建淮黄诸河龙王庙。

雍正三年初,一座宫、庙、衙署三体合一的淮黄诸河龙王庙在武陟建成,齐苏勒奏报朝廷后,雍正皇帝钦赐御制匾额,定名为“嘉应观”,取“嘉瑞长应”之意。嘉应观又被称为“黄河故宫”。

嘉应观现存古建筑249间,由三个院落组成:中间为行宫殿,南北依次为山门、御碑亭、鼓楼、东西更衣殿、东西龙王殿、大王殿、恭仪亭、禹王阁、风神殿、雨神殿等;东院为河道衙署,是清代治理黄河的指挥中心(现为嘉应观治黄博物馆);西院为道台衙署,是地方管理河务的机构。

一座嘉应观,半部治黄史

雍正皇帝为什么在武陟建造嘉应观?这要从黄河文化说起。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大山峡谷中奔腾而出,自武陟而下后地势平旷,河道改道无常,极易泛滥成灾。武陟因此被称为“百川口、悬河头、华北轴”,地处黄河“豆腐腰”。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2540年间,黄河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改道26次。自古以来,黄河的治理就与国家的政治安定和经济盛衰紧密相关。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华夏儿女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祭祀和治理黄河为主要内容的黄河文化。

史料记载,治黄最早可追溯到鲧、禹。从远古时代的“疏川导滞”到战国时期的“宽立堤防”,从汉代的“贾让三策”(汉代人贾让提出治理黄河的三种策略)到宋代的“兴筑遥堤”,再到明末潘季驯提出的“束水攻沙”、清代靳辅和陈璜提出的“以水攻沙”等治黄方略,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在雍正时期,沁河入黄河的河口在钉船帮(现今武陟县白马泉附近)到原武之间迁徙不定,近10公里没有修筑黄河大堤,成为最易决口的地段。康熙六十年(1721年)到雍正元年(1723年),黄河在武陟秦家厂、马家营、詹家店、魏家庄四处决口。滔滔黄河水淹没了新乡、彰德(今安阳)、卫辉,经卫河入海河,直逼京畿津门,危害华北,震惊朝野。大量泥沙淤塞运河粮道,事关国计民生。雍正皇帝命河臣于武陟建造淮黄诸河龙王庙,祇申秩祭,以祈庥佑祜。说也奇怪,此后黄河武陟段再未发生大的决口。

治黄功臣永被铭记

“国之大者,为国为民”。在千年黄河治理史上,涌现出一批筑坝堵口、理论创新、勤政爱民的“国之大者”,他们备受人民的崇敬。

李菁每每给游客讲解历代治黄名人时,内心都无比激动。

站在雄伟的中大殿前,李菁感慨万千地说,嘉应观是龙王庙,但这里供奉的不是神仙,而是青史留名的“国之大者”,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中大殿为重檐歇山回廊式建筑,顶部彩绘由33只凤、32条龙拼凑而成,65幅彩绘龙凤图是现今我国境内仅存的纯满族风格彩绘,每幅图的龙凤姿态各异,色彩艳丽,至今完整如新,称为天下一绝龙凤图。大殿上方悬挂的“洽德敷人”匾额由雍正皇帝题写。“洽”指“雨水”,“德”指道德、仁义,“敷”代表着治河名人将自己的道德仁义像清风细雨一样播洒人间,惠及后世。

嘉应观供奉的治黄名人中,有清正廉洁的父母官,有技术创新的实践者,他们提出的治黄办法,造福子孙,沿用至今。

中大殿内,中间为淮黄诸河龙王显佑通济昭灵効顺黄河之神;左侧两位分别为宋代谢绪、清代栗毓美;右侧两位分别为明代黄守才和清代朱之锡。其中,栗毓美曾任武陟县令,后任河东河道总督,他发明的抛砖筑坝法是治河工程的一次技术革新。朱之锡是浙江义乌人,35岁时临危受命,被顺治皇帝委派治理河道。治河10年间,常露宿在治河工地。他清正廉洁,家无余财,因劳累去世时,只有三间祖传的泥墙瓦房。

嘉应观内的东龙王殿供奉着元代贾鲁、东汉王景、宋代白英、西汉贾让和明代潘季驯5位治河名人。这5位治河名人中,潘季驯被誉为“千古治黄第一人”,他提出的“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沿用至今,小浪底调水调沙就是这一方法的延续。

西龙王殿内供奉着清代齐苏勒、明代刘天和、明代宋礼、清代嵇曾筠和林则徐。其中,刘天和是唯一身着戎装的治河名人,他以军功著称,发明的“植柳六法”是一项水土保持措施,这也是我们常见堤坝岸边种植柳树的原因。

林则徐不仅是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他对河工物料要求非常严格,清道光皇帝曾评价“向来河工查验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在被贬新疆途中,毅然听从召唤到开封治理黄河决口。在堵口工地上,他写下“肝胆披沥通幽明,亿兆命重身家轻”的诗句,决口被封堵后,继续被贬之旅,这充分展现了一位以天下为先、以苍生为重的河臣形象。

禹王阁是嘉应观唯一一座两层楼阁式建筑,供着大禹神像。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水的浮雕,生动展现他治水的全历程。

让滔滔黄河水润泽万物

新中国成立后,治黄工作进入了新纪元。在毛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下,治黄工作确立了“除害兴利”的总方针,实施了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标本兼治、除害兴利的治河方略。

新中国刚刚成立,就在武陟县境内兴修了黄河中下游第一个引黄灌渠。现在,每年有100多亿立方米黄河水滋润着3900多万亩农田,成为我国最大的农业自流灌区。目前,黄河以占全国2.2%的天然径流量,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全国15%的耕地,还为沿岸5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并支撑着流域内石油、煤炭等工业生产。

新中国的治黄史是一部除害兴利、造福华夏的历史,这一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而历史上受黄河水害最重的下游两岸大地,如今成了受黄河惠泽最厚的地区。

如今,从被称为“百川口、悬河头、华北轴”的武陟沿黄河南行,两岸雄伟的大堤已成黄河一景,而建在黄河“豆腐腰”之处的嘉应观就是奇迹的见证者。

下图 嘉应观。

(图片由武陟县地名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