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5月15日
莫要轻视淋巴水肿
本报记者 孙阎河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宣讲健康常识,市人民医院慢创中心于5月12日、13日在门诊大厅开展淋巴水肿义诊活动。记者现场采访了该院外科门诊护士长、慢创中心负责人程雪燕。她非常忧虑的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水肿在常见慢性病中位列第十一位,致残类疾病中位列第二位。在全球范围内,淋巴水肿患者达2.4亿人,而我国淋巴水肿患者的发病率仍在逐年攀升,但是由于对淋巴水肿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一些女性患者在得了淋巴水肿后,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么是不能及时进行诊断检查,以至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要么“自我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复发概率大。而这也是市人民医院慢创中心开展此次义诊宣传活动的初衷。
程雪燕介绍,淋巴水肿主要是由于机体某些部位的淋巴液回流受阻,液体在组织间隙异常增多,从而导致局部组织水肿。淋巴水肿通常可分为原发性淋巴水肿和继发性淋巴水肿。原发性淋巴水肿是指发病原因不明确的一类水肿,非常罕见。目前,最常见的是继发性淋巴水肿,其根据发病因素的不同,又可分为放射治疗以后、损伤性手术(尤其淋巴结清扫)后、外伤后、感染后、恶性肿瘤治疗或者转移等引起的淋巴水肿。其中,以手术损伤和放射治疗引发的继发性淋巴水肿最为多见。
程雪燕介绍,继发性淋巴水肿根据发病因素的不同,发生的部位也不同,主要在小腿、上臂、生殖器和面部等部位上。临床症状主要是皮肤和皮下组织增生,皮皱加深,皮肤增厚变硬粗糙,并有棘刺和疣状突起,外观似大象皮肤。早期患肢肿胀,抬高后可减轻。晚期患肢肿大明显,表面角化粗糙,呈橡皮样肿,少数还会有皮肤裂开、溃疡或出现疣状赘生物等现象。较常见的继发性淋巴水肿大多发生在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根治手术后。乳腺恶性肿瘤治疗后,可出现上肢甚至前胸壁的肿胀;卵巢癌、子宫相关肿瘤治疗后,可出现下肢肿胀,严重者可蔓延至下腹部及外阴,患肢有紧绷感或沉重感,有针刺、瘙痒、麻木或疼痛等感觉。
程雪燕提醒,有淋巴水肿家族遗传史、恶性肿瘤根治术后、下肢静脉曲张和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复发性的淋巴管和淋巴结炎症、恶性肿瘤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腹股沟淋巴结摘除术后、大隐静脉曲张剥离术或搭桥术而切取下肢隐静脉后、下肢组织撕脱伤、乳房或腋窝淋巴结等放射治疗后的人群,都容易患淋巴水肿。一旦患上淋巴水肿,可导致患肢肿胀增粗,发生进行性组织纤维化及脂肪沉积,晚期可致残,致残率位于致残疾病第二位;可频发丹毒和蜂窝组织炎,严重感染时可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合并静脉疾病时,晚期可导致难治性慢性溃疡。另外,晚期淋巴水肿可转为恶性病变。所以,高危人群一定要学会识别与淋巴水肿相关的早期症状与体征,并经常对患侧肢体进行测量,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淋巴水肿。如果发现,请找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咨询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