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26日
《河南省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印发
十七部门联手防治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
本报讯(记者赵改玲)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省教育厅等17部门印发《河南省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到2023年6月,各地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问题预防机制、发现机制和查处机制将基本建立,部门和地区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得以完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态势得到较好控制。到2024年6月,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的长效机制将得到健全,治理工作态势持续向好,隐形变异培训将得以全面清除,有力确保“双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重点场所防控。防止隐匿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开展违规培训。明确不得将房屋租借给无资质机构或个人开展校外培训,防范在商务楼宇和出租房屋发生违规培训。加强对招聘网站、家教网等的监管,禁止发布“一对一”“众筹私教”“家庭教师”等校外培训招聘需求信息。严格执行校外培训广告管控有关要求,禁止发布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的校外培训广告。
加强重点机构防控。禁止将校外培训纳入家庭服务,严禁任何形式的“住家家教”推介行为。紧盯托管服务、违规组织竞赛、中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等相关机构,加大招生入学等重要节点的提醒提示和检查巡查力度。
加强重点人员防范。教育引导中小学校(含民办学校)在职教师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范从教行为,自觉拒绝有偿补课和参与违规培训。
加强教育宣传引导。通过家长会、家访、告知书、致家长的信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履行好家庭教育责任,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参与、不组织、不支持违规培训。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格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增强作业针对性、有效性,加强校内课后服务资源建设,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常态化应用,统筹校内外资源,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社区(村)要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校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确保身心健康。针对隐形变异突出问题,相关部门及时向社会发布公告和预警提示,全面公布已取缔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清单,定期公示学科类培训机构白名单,引导学生家长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选择合规机构,进行选课报名、交费消课等,防范违规培训,避免群众利益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