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06日

【雷锋说】“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许琳娟:雷锋精神在心中

本报记者 宁江东

【焦作“雷锋”名片】

许琳娟,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会长。她是焦作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创始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她身患重症却自强不息,将传承雷锋精神视为毕生事业。20多年来,她带领20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学雷锋做公益事业,被誉为新时代的“活雷锋”。

【雷锋,我想对您说】

我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小时候,父母、叔伯、舅舅常常给我讲他们的革命故事,优良的家风给予我丰厚的精神滋养,从小我便立志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雷锋精神是火炬,照耀我勇毅前行。几十年如一日,我用一颗恒心践行雷锋精神,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我忍受多年病痛,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扶老携幼、爱心助学、帮残助疾,将雷锋精神的种子埋到老百姓心里。雷锋,我想对您说,您的精神是我们心中永远学习的丰碑。雷锋,您的钉子精神,激励着我们学雷锋、做雷锋传人。

【学雷锋故事】

3月4日19时,夜幕初上,焦作火车站南广场,一批批旅客涌向车站。

“请拿好身份证和行李,戴好口罩,作好个人防护。”今年65岁的许琳娟身穿红马甲,站在车站入口处,耐心地叮嘱每一位旅客。

许琳娟是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会长。在焦作火车站提供志愿者服务,她和其他志愿者已整整坚持了3个年头。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烈日当头,焦作火车站一个个红色的身影,总是给游客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许琳娟带着协会200余名志愿者奔赴焦作火车站抗疫一线,他们负责检测体温、指导乘客进站等工作。每天30多名志愿者24小时在抗疫阵地坚守岗位。

2020年3月,许琳娟交班回家,看到家中黑烟弥漫,厨房着火了。她迅速关掉电源和气阀,赶紧救火。半小时后,火被扑灭了,她简单清理了烧坏的物品,又悄悄返回值勤岗位。“抗疫不结束,岗位必坚守,这是使命,也是责任。”许琳娟说。

2020年5月,焦作火车站出现农民工返工潮。一天晚上,许琳娟在帮助农民工托运行李时,不小心被地上的铁钉扎入脚心,疼得她差点昏过去。直到次日,其他志愿者接班,她才去医院进行了治疗。

3年来,许琳娟和其他志愿者服务进出站旅客310万人次,为怀川大地守好了“大门”。焦作火车站志愿服务只是许琳娟践行雷锋精神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2021年夏,我市发生洪涝灾害,许琳娟组织志愿者到大沙河搬沙袋护堤;筹集价值6万余元的救灾物资,捐赠到受灾地区。

为了把雷锋精神的种子埋到老百姓心里,许琳娟建设了雷锋红色课堂,组建雷锋讲师团,培育300多名讲师传播雷锋精神;培育30多支学雷锋队伍、22个雷锋党员先锋队,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2016年年底,许琳娟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资,创建雷锋精神文化基地。这是一个集雷锋展览馆、雷锋文化长廊、雷锋公益讲堂、“妇女之家”和“儿童之家”、党建活动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雷锋精神宣传阵地,采用文字、图片、书画等多种形式展示雷锋的一生以及雷锋精神的内涵。

“为社会奉献是我的心愿,践行雷锋精神是我的情怀,做中国好人是我的使命。我深深懂得,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这个社会文明进程中最美丽的风景。”许琳娟说。

上图 许琳娟。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