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06日

春暖花开话茵陈

本报记者 孙阎河

草长莺飞二月天。喜欢踏青的朋友开始走出家门,观花赏柳,并顺便挖点野菜。昨日,记者专门走访了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卢燕许,请他谈谈北方地区常见且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既是野菜也能药用的植物——茵陈。

卢燕许介绍,茵陈与大家熟悉的青蒿、茼蒿是同一类植物,但不同物种。青蒿、茼蒿都是一年生的植物,而茵陈是多年生的。尽管茵陈的叶、茎在冬季都会枯萎,但其根不死,到了春季就会因陈根而生,所以得名茵陈。茵陈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气清香,味微苦;归脾、胃、肝、胆经,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之功效,以质嫩、绵软、灰绿色、香气浓者为佳。《本草拾遗》中说:“虽蒿类,苗细,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也。”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茵陈具有保肝利胆、利湿退黄、抗炎、镇痛等功效,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肝胆系统疾病疗效确切,也是黄疸治疗方剂中使用率最高的药物。

卢燕许说,北方地区的民众对茵陈非常熟悉,甚至称其为“神药”。民间更是流传有华佗三试茵陈的故事:说是一个黄痨病人找华佗治病,但是华佗无能为力。可没想到,半年后华佗再见到这个人,他竟然红光满面、精神饱满。华佗倍觉诧异,细问之下,才知道对方是吃了一种野菜治好的病。华佗就采摘了这种野菜进行尝试,但试了两次都没有效果。再问之下,才知道对方吃的是春天刚发芽的。结果一试,药到病除。所以,民间也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割来当柴烧”的说法。

卢燕许表示,茵陈在经方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茵陈蒿汤,以茵陈蒿、桅子、大黄组成。其中,茵陈为主药,清热利胆;桅子清泄三焦湿热;大黄荡涤肠胃瘀热。三药均味苦性寒,清热利湿,故为清泄肝胆湿热的常用方剂,也是治疗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的效方,对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引起的黄疸,于湿热型者,均可酌情使用。茵陈四逆汤,由茵陈、熟附子、干姜、灸甘草组成,有温化寒湿、退黄的作用。茵陈五苓散,由白术、猪苓、泽泻、茯苓四味药加上茵陈,能治疗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偏于湿重者。另外,茵陈富含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可以晒干泡茶,作为花草茶饮用,也可以作为野菜食用。

卢燕许提醒,茵陈微寒苦泄,所以脾胃虚寒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