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03日
三兄弟投身抗战
本报通讯员 郑乃谦
修武县磨石坡村的韩秩吾,原名韩天叙。他弟兄三人,两位兄长分别叫天甡、天霖。长兄天甡吃苦耐劳,勤勤恳恳。次兄天霖能写会算,尤其精通珠算。
1925年,韩秩吾加入国民党,两年后被任命为豫北特派员。1933年担任焦作扶轮小学校长。次年,他经焦作地下党负责人李长青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乡下人还不知道国民党、共产党是怎么回事时,韩天叙放弃了原来的信仰,实现了人生飞跃。
1934年10月,国民党军警从省城开封到焦作抓捕李长青,韩秩吾闻讯连夜从开封赶回焦作斡旋掩护。李长青从韩秩吾家临街的居室窗户跳出来后,早已等候在墙外的韩天甡带上李长青进了山。李长青在前,韩天甡紧随其后。到磨石坡后,李长青化装成农民模样,戴着草帽,在韩天甡的掩护下骑着毛驴赶到了汲县塔岗车站,乘火车赶赴北平。
扶轮小学活动点暴露后,磨石坡村从此开始成为修武、焦作地下党的秘密活动地。每逢有了重要客人,韩天甡总是牵着毛驴,不分昼夜奔波在两地之间。
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后,韩秩吾担任粮秣科科长,挑起了为县政府机关和驻扎在修武山区的抗日武装筹集粮草的重任。俗话说,孤掌难鸣。韩秩吾整日的奔波,忙着政府大事,两位兄长便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韩天霖思维敏捷,精于计算,算盘打得特别有水平。韩家及其亲戚给游击队和县政府捐献的物资和钱款,都由他来记账、保存。有一次,他筹集钱款归来,在村口被友军国民党95师的一位军官拦住,责令他交出褡裢里的大洋,理由也是为了抗战。韩天霖据理力争,却挨了一记耳光。韩天甡连忙到大东村县政府报信,韩秩吾闻讯赶回,这件事情才平息下来。
黄岩村的张信成富甲一方,他是韩天甡的亲戚。因为这层关系,张信成向县政府和游击队贡献了不少粮食、布匹和棉花,解了燃眉之急。
道清抗日游击队在磨石坡成立之初只有20多人,韩家就是驻扎地。挑水、打柴这些杂活以及带路当向导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韩秩吾两位兄长肩上。各界人士到艾曲火神庙召开县政府成立筹备会,县城和焦作来的重要人士去大东村县政府和黑岩村修武中心县委,天甡、天霖是最可靠的向导。
在民族危亡的危急时刻,韩家三弟兄深明大义,为民族解放事业、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