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03日
螺丝班
我的工友们
□王保利
你的品格,像火,有火一样的炽烈;
你的品格,似铁,有铁一样的坚贞;
你的品格,如钢,却比钢坚强十分。
——谨以此篇献给我的工友们
一
春犁新土,万物萌动,这个时节也是眷念的季节。细算自己30多年的工作经历,基本上都是在办公室从事管理工作,只有在螺丝班的300天与工友们朝夕相伴,结下了鱼水交融的情谊。
1985年初,22岁的自己作为一名集体工,因受全民工与集体工不能混岗的羁绊,从王封煤矿教育科来到矿属更新队螺丝班工作。
一介文弱书生,被班长分配到模具组。模具组共有四人,全是女性。有同学听说在模具组就羡慕地讲:“那是照顾你,这是好活。”是啊,一间30多平方米的工房,中间摆着长方形的操作台,台案四周固定几个台钳。每天,几个人就在台钳上锉模具,工作相对轻巧些。
四名女师傅每人干活有固定位置,操作台下有大抽屉,各自有一套大大小小、长长短短、方方圆圆的锉刀工具,干活前将工具盒摆在右侧。我这个新徒弟在东北角的台钳上,夹块废模具,借用老师的锉刀练习。过了月把地儿,师傅们撺掇我,让向班长申请一套锉刀工具。我觉得借用人家的也不方便,每件工具对她们来说既珍贵又珍惜。一天,班长来模具组交代工作,师傅们向我努嘴使眼色,我会意急忙向班长说:“闪师傅,给咱弄一套锉刀工具呗。”班长略微沉思片刻:“你,算了吧,你不知在这儿干三天两后晌的。”意思是我在这里干不长,不知哪天会调走。这也断了我和一屋人的念想。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是四个女人呢?每天进入工作程序,家长里短就会伴随着“哧嚓”的锉刀声在工房中响起。每每此时,我就会借故外出,爱兰大姐便笑道:“看看,保利又不愿听了。”
之后,我就跟着维修组的陈四清小师傅给冲床安模具,给搓丝机垫锡钢片。
说起搓丝,我还扮演了回“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角色,这也是自己在工作中敢于和善于提意见和建议的发源地。看到搓丝这道工序需要三个师傅操作,且是手工一个一个递着搓着,不仅慢,废品多,还效率低。见状,我就给班长说:“闪师傅,这也太慢了,有没有全自动的搓丝机?”班长爽快地回答:“有。弄台全自动的,班里这么多人干啥?”是呀,全班67个人,都要养家糊口哩。还是领导考虑周全。
二
那时,在车间班里不管大小,不论男女,工友们一律尊称“师傅”,以至于对以后的各位总经理都这样叫,让许多年轻大学生觉得别扭,不适应,而我们却认为师傅亲切、好听。
我的第一任师傅,当仁不让应该是模具组的姐妹们,大姐董爱兰、组长陈小琴、还有没结婚的史改妞、谢玉清。虽然在这儿干的时间不长,也没正儿八经锉成一个像模像样的模具,可她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开朗随和的性格,至今仍萦怀脑中。
班长闪贵喜,共和国同龄人,老家焦作造店村,长得黑瘦。没有领导的架子,办事沉稳,没脾气,工友们与他都是嘻嘻哈哈的。让我记忆犹新的是,1988年12月24日,星期日,螺丝车间(更新队1987年3月升级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王封矿机械修配厂,原来的班改为车间,班长改称主任)要去开封拉模具钢,我和爱人乘车一同前往。由于那天下了当年第一场大雪,黄河桥发生事故,车辆在北岸堵了一夜,翌日早上输油管冻裂,致使车辆漏油着火。闪师傅让我和有孕在身的爱人靠边站,他边用军大衣扑打灭火,边说:“我有三个孩子,你们还没有。”他这种精神让我写到这里给爱人一说,我俩还都唏嘘不已。
副班长靳小宽,工作精细,心灵手巧,是全班的技术权威,后来调至华飞公司任副总经理。
维护组大组长李有福,性格耿直,说话难听,丁是丁卯是卯,在班里不苟言笑。
维修工陈四清,一把好手,我的小师傅。由于年龄小,成天让一群大姐们逗着玩。
维修工陶建国,我的同龄人,一段时间俺俩下班一块喝酒看电影。他干活雷厉风行,却相当毛糙,经常挨组长的训斥。
保管员许秀珍大姐,与我姐是同学。大大咧咧,能干,好说,高嗓门,满车间都能听到她的吆喝声。
质检员王玉芳,40来岁,班里年龄最大的。原则性强,工作像她成天手拿的游标卡尺般一丝不苟。不与人说那么多,据理力争,按规矩办事。她干得是得罪人的活。她每天在卡量各组活件的精度,被我誉为“与头发丝打交道的人”。
三
螺丝是千百年来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共同发明,按照应用领域来看,有人说它是人类的第一大发明。写螺丝班,自然要介绍一下主角螺丝。螺丝,人人见过,没啥稀奇,一个杆,一个帽。大家见过的基本上是家用的平头或尖头小螺丝,小巧、晶亮。而螺丝班生产的都是矿用大螺丝,且都是黑乌乌、油乎乎的。
我前文提到的模具,就是压螺丝帽或杆头的内六方模型。从外地购来硬度极强的圆柱模具钢,切成6厘米薄厚,中间用钻头先打眼,然后精致地在两端平面上划内六方等分均匀的线条。每人都备有大锉刀、小锉刀、平锉圆锉、三角小锉。先用大平锉干粗活,锉出轮廓,然后用小锉刀精细锉平。最难做的是棱角,要用小三角锉小心翼翼地锉,这是关键,弄不好几天的工夫就白费了。锉模具不是力气活,要心静,气稳,掌握平衡,内六方才能锉得水平如砥,丝毫不差。小琴师傅练就高超的锉模具技能,锉得又快质量又高,是名副其实的“班中工匠”。
再说从焦作矿务局(焦煤集团前身)供应处进来的钢筋,不能直接做螺丝使用,要按工序先浸酸,再拔丝,以消解钢筋的脆劲,增强其韧性。接着再分门别类开展工作。经质检合格,装入麻袋,重新运到矿务局供应处仓库,作为内保产品,供应全局各个矿井使用。
那个年代,焦作矿务局的煤炭香飘海内外,这里面无不蕴含着小小螺丝坚强的紧固功劳。此外,我们生产的螺丝产品除了供应矿务局使用外,还销到许昌、平顶山、鹤壁等地,深受用户好评。
螺丝车间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红火了一阵儿,职工最多时有160多人。最为风光的是,闪师傅还组织全车间职工分三批到首都北京去旅游,大家兴高采烈地在天安门广场看了升国旗,到八达岭登了长城,去王府井逛了大街品尝了特色小吃,体验了先进车间带来的荣光。至今提及此事,工友们都会津津乐道,自然闪师傅黑不溜秋的笑纹里泛起愉悦的光泽,藏都藏不住。
四
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1990年,厂里随着铁合金产品的兴盛,螺丝车间用作硅铝铁合金的储存仓库。螺丝车间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自己虽然在这里工作过一年时间,可这里有我熟悉的一切,有我真正的工友,想起来心里不是滋味。
前些时,我在发表《酽酽羊杂情》的文章当天早上,应景到中站区丹记羊杂碎店吃杂碎。“王保利!”听到有人喊我,愣怔一下一回头,原来是寇元梅大姐在店里面帮忙叫我。30年不见的螺丝班老工友,甚是惊喜。爱人问大姐哪的?我说螺丝班的。说出“螺丝班”三个字,既亲切又畅快。
螺丝班,虽然字意表面冰冷,可里面有不尽的惦念和情思。1985年,我与爱人第一次见面,她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说你在螺丝班干哩?”30多年来,这句亲切的话语时常荡漾在心间。
去年,我在王封矿退休人员群里不断转发自己写的文章,螺丝班模具组的谢玉清添加了我的微信。当我叫出一个个工友师傅的名字,她惊讶道:“你记得怪清哩。”不要说37年过去我没忘,即便再过30年,我还会记得螺丝班的工友们。除了文中提到的师傅们,我现在能喊出的师傅还有:乔桂兰、马爱琴、许玉玲、靳新久、车照英、刘小春、刘国法、范黎明、许秀梅、史香梅、原素霞……
五
1986年元旦,自己因爱好写作被调至工会图书室工作。工会的办公室与螺丝班隔着篮球场正对门,我时常站在窗前,听着哐当哐当的机器声,望着工休时间或下班时师傅们说笑着走出大门,心里还涌起缕缕情愫,回味起在螺丝班的一点一滴。
怀着对师傅们的敬意,我在工会写的第一篇小文就是《锉刀礼赞》,发表在1986年2月8日《焦作矿工报》副刊。文章这样写道:你的品格,像火,有火一样的炽烈;你的品格,似铁,有铁一样的坚贞;你的品格,如钢,却比钢坚强十分。哧——嚓,面对艰巨的任务,你没有踟蹰,没有畏缩,凭着热血一腔,勇于献身,损耗了自己,造就了别人。哧——嚓,哧嚓,我仿佛听到了你的心声:不为自己……
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眼下时兴同学聚、战友聚、知青聚,我想给年过古稀的闪师傅建议一声:啥时候咱螺丝班的工友们也聚一下?
想念螺丝班,想念我的工友师傅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