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2月23日

用经典诗词浸润学子心灵

本报记者 赵改玲

学校对传承中国古典诗词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中小学语文课本收录的古典诗词数量明显增加。新学期开学后,我市不少学校以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为支撑,以多种方式提炼、展示、阐发中华诗词经典所蕴含的思想精髓,让更多孩子接触到了经典诗词,并能背会写,提高了人文素养。

“励志当如昌黎勤,夜来兰膏继晷焚。习艺当如匠石斤,一举鼻垩信手分……”近日,沁阳市朱载堉学校开展百名学生诵读郑王词曲活动。“写字当如王右军,远过柳骨与颜筋。学者果如用此心,定然出众而超群……”学生用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身影以及真挚动人、铿锵有力的声音诠释了郑王词曲的魅力。

据了解,去年3月以来,该校多次邀请沁阳市朱载堉纪念馆馆长梁丽红为学生授课,讲述“中国文艺复兴式的圣人”——朱载堉的传奇人生和伟大成就,并逐字讲解朱载堉的经典作品《醒世词》,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文字背后的深邃与高远,学习先贤为人处事的严谨态度。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新学期,该校开展学习《醒世词》系列活动,在阅读中唤醒灵魂,在教育中升华品格,筑牢孩子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的根基,培养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新时代好少年。

无独有偶。解放区丰泽园小学学生每天放学在排队出校园的路上会背古诗词,声音清脆悦耳,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近日,博爱县许良镇狄林小学举办了集体朗诵宋词《满江红》活动。学生通过朗诵这首荡气回肠的诗词,感受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