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2月21日
让民间技艺圈粉入“潮”
□筠 溪
让民间技艺圈粉入“潮”,就是最好的保护与传承。《焦作晚报》近日整版报道了博爱县清化博艺面塑市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孙海军,义务到博爱及周边地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推广传统面塑技艺的事迹,引起众多网友关注。课堂上,孙海军以面为胎、艺为魂,用双手为面粉注入灵魂。截至目前,其先后到60余所学校传授“清化面塑”技艺,圈粉无数。
从风靡世界的太极拳到大名鼎鼎的绞胎瓷,再到名不见经传的云氏针灸、王堡枪、李封天目瓷烧制技艺、鱼拱莲舞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这些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谓收获颇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媒体的聚光灯下被人们重新认识,并吸引了一大批粉丝主动要求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可以说,互联网生态下,诞生于“乡土中国”的民间技艺又重新回归到了民间的土壤。诸如“清化面塑”这样的民间技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让民间技艺圈粉入“潮”,不仅能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增进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让民间技艺圈粉入“潮”,我们要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转化创新、走进群众,赋予民间技艺新的时代内涵和适合当代人口味的表达形式。多年来,我们的非遗保护工作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现状并不令人十分乐观,很多民间技艺只在特定的时间段和特定的范围内影响特定的人群,保护传承亟待加强。
让民间技艺圈粉入“潮”,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如何将“泥腿子”的手艺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而深挖文化内核?如何用当代人的审美重新解构和互联网化表达民间技艺?政府支持政策怎么才能做到“骑上马又送一程”?这些问题都是让民间技艺“从草根中来,到草根中去”的关键,也是“潮”起来、“活”起来,进而“火”起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