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14日

贾菊红:

二十年如一日 当好群众贴心人

本报记者 李 征

她每天身穿红马甲,用脚步丈量民情,24小时为小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她就是居民口中66岁的贾姐——解放区焦南街道站东社区的网格员贾菊红。

贾菊红从事网格工作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如一日,她每天都会到负责的小区里转一转,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把需要解决的每一件小事记录下来。她对每一户家庭信息都了如指掌,真正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几天前,记者见到贾菊红的时候,她爱人正在给她的脚上药。几天前,社区垃圾清运工在工作中不小心摔骨折了,而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必须日产日清。贾菊红忙完自己的工作后,和社区其他5名网格员自发去清理垃圾。“6名网格员都是60多岁的老人,大家整整干了4个小时。贾菊红因低头搬运石块没有注意倒车,直接被垃圾车撞倒,脚背上当时就流了好多血。大家都让她回家休息,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她又一瘸一拐地准时出现在核酸检测采样点,帮忙维持秩序。有时候实在脚疼得很,她就让爱人协助她给小区居民服务。她的爱人王春也是社区志愿者,老两口都为社区出了不少力,你看社区群里全是给咱网格员点赞的。”站在一旁的站东社区副主任张文运说。

“张主任,快别这样说,这点工作真不算啥,俺俩都退休了,也算是奉献自己,发挥余热了。”贾菊红赶忙摆了摆手。在她看来,这些奉献是微不足道的。

其实工作中受伤,贾菊红不是第一次了。今年3月份的一天,贾菊红早早骑着三轮车往社区送医疗物资,因为早上没吃饭导致头晕眼花,直接撞在了路边的花坛上,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在床上躺了半年。“这半年她也没闲着,别看不能动,她电话没停过,电话中了解居民所需,然后派我去跑腿干活。”王春笑着说。

“贾姐,我刚接到一个流调电话会不会是诈骗?……”短短几分钟,贾菊红的电话不停地响。“全是小区的居民,他们现在有啥事都会问我,特别依赖我,你看我受伤了,小区居民都打来电话关心我,我们相处得和一家人一样亲。”说起群众,贾菊红一脸幸福。

为居家隔离人员贴封条、核酸点采集信息、登记信息、卡点值勤……都是疫情期间贾菊红的日常工作。“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别人在卡点值勤我真不放心,我必须得亲力亲为才能睡个安稳觉。”说到工作,贾菊红滔滔不绝。

一件件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贾菊红每天尽心尽力为居民群众服务,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贾菊红说:“这些天,确实忙,天气也确实冷,但是居民现在非常配合工作,也能理解我们的辛苦。一句句‘辛苦了’,一句句‘注意保暖’,让我感觉很温暖,给了我继续干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