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15日

别让“傍名牌”迷惑了双眼

2022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活动昨日启动

本报讯(记者王冰)11月14日,市公平竞争审查办公室启动2022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活动。本次宣传周时间为14日至18日,活动围绕“统一大市场 公平竞未来”这一主题,旨在推进公平竞争政策落地实施,以公平竞争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市场中,经营者之间为了争夺消费者,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新发明等各种手段进行博弈,争取将商品做到“同样品质价格更低,同样价格品质更高”,以期更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这一过程就是市场竞争。过度的、低水平的竞争会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同时,竞争者之间为谋取竞争优势采取各种不正当、非法的手段,最终损害市场秩序和其他竞争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网购的洗衣液,收到货后发现“蓝月亮”变成了“蓝月壳”,买方便面时“康师傅”成了“康帅博”,这种混淆消费者眼球的行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七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中最典型、最多发的行为之一,就是我们俗称的“傍名牌”,即通过仿冒他人商品标识、企业主体标识、生产经营活动标识等,引人将自己的商品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以借用他人或者他人商品的影响力、美誉度,提高自己以及自己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七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还包括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商业诋毁和网络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今年年初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主要突出五个方面的重点:突出重点领域,即聚焦民生和新消费、重要商品和要素市场、新经济等领域的竞争秩序;突出重点行业,聚焦早教、中介、第三方测评、医美植发等行业乱象问题;突出重点人群,聚焦老年、青少年、女性等人群合法权益维护;突出重点地区,聚焦农村、城乡接合部、医疗机构周边、学校周边、文化娱乐场馆周边等违法行为多发地区;突出重点商品,聚焦“保健”产品、农产品、防疫用品等重要商品。

同时,还将严厉打击仿冒混淆、“口碑”营销、商业贿赂、“二选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为百姓着力营造了放心消费环境,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