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07日

教育如农业

——散步校园劳动实践基地有感

焦作一中劳动实践基地一角。 本报记者 贺 珺 摄

封闭在校,闲暇时间略多,上午处理几项具体工作后散步至校园劳动实践基地。

看着一畦一垄各种蔬菜植物在师生的侍弄下,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感慨良多。对在基地劳动的老胡说:“有点像模像样了!”

这个劳动实践基地应该是2019年启动的,借“五育”并举落实劳动教育的东风,着手整治青年教师公寓后的空地——杂草丛生,蚊蝇滋生,建筑垃圾堆集,实属美丽校园中的一处疤痕。于是安排清理杂草、整治场地、打橛划线、购买工具、设置围栏,“一块块责任田分包到班”。召开相关人员动员会,明确工作机制,于是两个年级热火朝天地行动起来了,搬到新校区后首次建立的劳动实践基地开张了。

从最初的热情,到播种后慢慢淡忘;从学生和班级为主,到现在老教师为主,学生兴趣小组的参与;从看着强基班培育的西瓜就要长成,到经历7.21洪水学校受淹,基地又回到一片狼藉。老胡带领的一帮人热情不减,组织集体劳动,调整管理机制,动员个别参与,基地在大家手里又慢慢恢复了生机。现在,我们的基地基本上可以让人参观了。

看着这一片郁郁葱葱的植物园、小菜园,看着这片原来杂七杂八、砖砾乱堆、野草疯长被人遗忘的荒地,在老师的手中慢慢变得有模有样,想到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孩子们的成长也是如此。始终认为教育就是农业,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就像每个苗木的成长不会完全一样,都需要一个耐心等待的过程;教育不是工业,也不能完全按工业的管理流程化、批量生产。

看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园子,听老胡说着老师们的用心栽培。是啊,教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就是辛勤的园丁!播下希望的种子,除草浇水施肥,精心侍弄,希望在我们的手中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没有春种,哪来秋收;没有付出,哪有收获。

地里原是成片杂草。清除杂草之法,一是直接铲除,但铲除后还会生长。二是种上庄稼。庄稼长多了,长成了,杂草会慢慢萎缩退出。孩子们是需要引导的,不用正确的、阳光的东西去占领阵地,那么孩子的心中就是一片荒芜。帮助孩子们“扣上人生第一粒扣子”很重要,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

看着眼前已长出的油菜苗,去年入冬时,想种油菜,想在校园营造“金灿灿一片”象征着希望的打卡地。但因错过了节气,终没有成功。教育孩子们也是需要抓住时机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孩子们价值观养成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就像小苗刚长出,需要阳光,需要肥料,需要精心的呵护,错过这个黄金时节,后续尽管可以弥补,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老胡说,老教师对学校充满热爱,对土地有着感情,来得多,年轻人来得少,弄不成。我在想,暂时弄不好的可能不只是庄稼,也有手中的教育。他们需要从“小菜园”中去悟教育之道,对和我们这批“老家伙”有着迥异成长经历的青年教师的培养也需要从中“悟道”。

在这里开一场青年教师的现场培训会也是挺好的。

(吴庆杰11月1日于焦作一中校园劳动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