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04日
沿着梦想的痕迹慢慢治愈
□崔红玲
走在生活的羊肠小道,有多少人会执拗地一路披荆斩棘,义无反顾地坚持奔赴梦想呢?
初秋。晚暮。
合上许路老师的《造舟记》,走到阳台,推开玻璃窗,望着霓虹灯下来来往往的人流,我问在远方打拼的朋友,也问自己。
答案,应该是少之又少吧?
太多太多的我们,都是从最初热情澎湃地追梦,慢慢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走到了无可奈何地放弃,甚至还为放弃用一千或一万个理由去宽慰自己。
许路老师,便是那少之又少的其中之一,而《造舟记》就是他奔赴梦想的一道道接续显现的痕迹。
他想要找到一艘老式木帆船,驾着它出海,环绕地球一周。
因为这个少年意气的英雄梦想,他不再满足于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获奖的纪录片,硬生生地将自己的生活从安逸推向了无边无际的忙碌。自2004年起,他沿着福建海岸线,来来回回走了几十趟,探访了几十处造船作坊和上百位造船师傅,并一次次将造船工匠的讲述与中国帆船民族志里的记录去比对、去印照,然后寻觅、挖掘、研习、复原、建造……
后来的后来,在他与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太平公主号”这艘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仿赶缯船,终于在2008年4月13日正式开航。只是,次年4月26日,该船因外船意外撞击而失事。
从某种意义上讲,许路老师走过千难万阻之后,依然未能拥抱梦想。
但这丝毫未能影响他在梦想上投入的热情。正如他所说,“太平公主号”的故事,像是一场拔河,一头是理想,另一头是现实,时间则是一把在拔河绳上一道一道划口子的刀子。金钱有时在理想的这头拉,有时却跑到悬崖下面拉失败的那头,更多的时候则是变成另一把刀子割着拔河绳……
生活也是一场拔河,同样一头是希望,另一头是幻灭,只不过“太平公主号”的拔河绳和爱情、亲情、友情等拧成一条更粗的拔河绳,有时拉近希望,有时却被拉向幻灭。快乐和痛苦各半,但只要活着,我们就不能松手。
不得不说,当隔着纸张笔墨,在静默与喧嚣交织的时光中,用目光打开《造舟记》,与其说是阅读作者的逐梦历程,不如说是阅读自己的灵魂,阅读自己在漫漫人生路被世俗的尘土遮掩的灵魂,并在刮骨疗伤般的阅读过程中,把问题抛给自己——
在奔赴梦想的路上,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朋友小暖,还在读高中的时候,便想画出名气,然后天南地北地走,画山、画水、画人间。
为了这个梦想,小暖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再到结婚生子之前,真的在学画上花了大把时间和心思,所作之画也算灵气活现。
只是,当了母亲后,小暖便放下了画笔。我们都替她感到惋惜,觉得她完全可以好好统筹一下时间,再坚持一下,或许她当时离梦想不过几步之遥。但小暖说,在画画和孩子之间,得有取舍,着实没时间、没精力去奔赴梦想。等孩子上学了,小暖闲余时间多了,再拿起画笔,手却生疏了。
那日,小暖将《造舟记》从书架上取下来,推荐给正在找工作的侄子。
小暖说,过去,她固执地认为,是现实逼着自己放弃了梦想,但现在将自己代入作者许路老师的故事中,在反复咀嚼其中的执拗后,突然觉得当初自己与梦想背道而驰,其实无关现实,不过是自己畏苦惧难,没勇气坚持罢了。
小暖是,我们又何尝不是?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梦想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不够坚定,或者太在意得失,早早便选择了放弃。
但愿,通过许路老师的《造舟记》、这个用32.8万字娓娓道来的关于梦想的故事,我们能深深触动,慢慢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