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1月04日
七旬老人不言累一心为民献余热
本报记者 梁智玲
在山阳区艺新街道工字路社区云台小区,任铁龙可是居民心中的名人。为啥出名?原因有二,一是他的热心肠,小区居民家中有啥大事小情,找他商量解决,他从未拒绝过;二是他心里时刻装着小区的发展,老旧楼院改造、物业入驻等关系小区发展的事情,他总是不计报酬第一时间上前组织、协调。为啥要这样做?他只是呵呵一笑:“退休了有时间、有精力,多为群众办点实事,能发挥余热,挺好!”
“请居民戴好口罩,下楼进行核酸检测了,请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11月1日,任铁龙的小广播在云台小区又一次响起来了。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居民纷纷下楼,有序进行核酸检测。
任铁龙今年70岁,居住在我市示范区某小区,他每天都要骑着电动自行车到山阳区艺新街道工字路社区云台小区做志愿服务工作。路上来来回回得一个多小时,再加上帮居民处理大大小小各种事情,他比上班还忙。为啥要这样做?“我是云台小区的老住户,虽然现在搬家住远了,但割舍不下对老邻居、对云台小区的感情。”他说。
任铁龙是一名退役军人,从事过很多工作。2018年5月被小区居民选举为党群议事会主任。从此,他带领党群议事会成员和全小区居民,为改造云台小区老旧楼院的脏乱差想尽一切办法。他带头捐款,大家纷纷响应,共同筹集了小区改造资金,在政府的支持下,小区完成了改造,昔日脏乱差的老旧小区破茧成蝶,成为令周边居民羡慕的模范小区。
完成了楼院改造,居民长长松了一口气,可任铁龙又在琢磨大事:“怎样才能让楼院持续保持良好的状态?能建立老旧楼院长效管理机制最好。”他带着党群议事会成员多方考察,最终征得居民的同意,引进了河南省幸福树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对小区实行物业管理。“如今的小区环境优美,安全舒适,很多之前搬走的住户又搬回来了,这都得感谢任师傅。”11月3日,记者在该小区采访时,一名居民说。
这几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任铁龙养成一个习惯:准备一个小本子,每晚睡前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出计划,逐一落实。他说,上了年纪,记忆力不如从前,生怕忘了哪件事。为了服务居民,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小区入口处的宣传栏上,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啥时候交暖气费?小区为啥停水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啥新要求?……小区居民遇到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任师傅。他的电话成了云台小区的便民服务热线,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几十个电话。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任铁龙还乐于接受新事物,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他建立小区居民微信服务群,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他收集修锁、疏通管道、修家电、收废品等各类日常服务项目的联系方式,通过便民措施告知栏公布,方便居民使用;他通过办墙报,组织慰问老人、迎七一、庆国庆等活动,活跃了小区气氛,为居民构建更加和谐的人文环境。
每天这样奔波、劳累,身体吃得消吗?任铁龙说:“劳累是时常会有的感受,但从没想过放弃。自己也说不出为啥这么大年纪了还如此热衷于小区烦琐的工作,若非要说出原因,可能是因为一个信念,5年前大家相信我,推选我为小区党群议事会主任,我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望。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对我而言,这是责任也是义务,再说,通过这个为大家服务的平台,我更好地实现了自身价值。”
上图 任铁龙用小喇叭为大家宣传防疫政策。
本报记者 梁智玲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