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10月18日
李继洛:天河巨变 档案抒怀
本报记者 李晓军
李继洛在南水北调西王褚遗址公园,向记者展示他的记事本上记录的变迁过程。
本报记者 吉亚南 摄
非凡十年,沧桑巨变。焦作市中心,13个城中村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1条10公里长、面积约200公顷的南水北调绿化带。
今年87岁的退休干部李继洛,与征迁村庄、群众有着特殊的感情。曾先后在那里当过乡镇党委书记等职。近年来,他时刻关注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建设,对其变化感触很深。
10月17日,李继洛登上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枫林晚秋”节点公园景观山体的山顶,眼前的悠悠碧波、青青岸堤,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忆往昔,干渠两侧是新老城区接合部的城中村,除了堆放着施工遗留的约170万立方米的弃土、弃渣外,到处是破旧的民房。私搭乱建现象严重,犹如城市的一道伤疤。
为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我市在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总干渠两侧征迁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条贯穿主城区10公里、绿化面积约200公顷的绿化带,并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南水北调·天河公园。
为了留住乡愁,讴歌变迁,作为一位曾于焦作建市之初在市委档案处工作过的老档案人,李继洛走进村庄,奔走工地,拍照记录,走访群众,为这一伟大工程收集档案。
挖掘历史传说,丰富天河文化内涵。“根据传说,如今的天河公园所在位置,曾是黄河故道。我至少采访过当地8位干部、老人,民间一直对此口头相传。这有待进一步考证、挖掘。”李继洛说。首先,征迁区村庄的名称可见一斑。“西于村”“东于村”,没有于姓的人家,“于”是“淤”的谐音,意为这里是黄河泥沙淤出来的村庄;嘉禾屯村的“嘉禾”是“家伙”的谐音,意为这里是囤积治河家伙的地方;定和街道的“定和”是订货的谐音,新店、造店等村名,是黄河岸边商业繁荣的见证。其次,有人对地层、地形的考察也证明这里符合黄河河道特征。
收集村庄信息,为城市留住乡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经14个大中城市,焦作市是该工程唯一穿越中心城区的城市。焦作市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涉及13个城中村4008户1.8万人。早在征迁之处,李继洛走进征迁区的村庄拍照,记录村庄边界、布局、街道、建筑、著名人物等,他一步一步走访,一米一米测量,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档案。“下一步,我希望天河公园各景点能与村庄名字联系起来,留住更多乡愁。”李继洛说。
如今,我市在南水北调绿化带内打造“红色地标”“科普殿堂”“文化长廊”,做足“水”文章,争创南水北调特色文旅品牌。2022年6月份以来,由焦作市委组织部牵头打造、焦作市南水北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建设的河南省第一家市级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并开放,成为全市广大党员群众的热门“打卡”地;天河之畔,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的研学之旅火热进行……李继洛在看了相关报道后,十分欣慰。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平台优势,大力弘扬南水北调奉献精神,发挥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利用公司承建的全省首家市级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展示焦作党建发展进程和党员先锋形象;依托焦作市南水北调教育基地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越的食宿教学条件,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掀起学习热潮。”10月16日,市南水北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王东在认真聆听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