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20日
因地制宜绘就“富春山居图”
□筠 溪
农民收入实现翻番,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持续完善,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市近日召开的“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市农村民生福祉达到了新的水平。
特别在不平凡的2021年,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和灾情疫情叠加冲击,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巩固了产业基础,扮靓了人居环境,落实了“四个不摘”,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我市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至7家,居全省第2位;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市;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12474元,增幅达17.63%……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可圈可点,为做好全局工作奠定了基础。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九个“一号文件”,是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指导。我市锚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固粮食生产根基、扬乡村产业优势、补农村环境短板,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任务,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因地制宜绘就“富春山居图”。
三农工作决定发展成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更好发挥“压舱石”作用,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做好粮食生产、端稳自己饭碗”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和底线,那么,县域经济“成高原”则是增强县域综合实力、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支撑和保障。我们要坚持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发挥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功能,探索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这,也是因地制宜绘就独具当地特色“富春山居图”的应有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