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12日
“最美儿媳”常卫红:
带着失能公公去上班
常卫红,一个和她名字一样普通的焦作环卫工人,从2014年到现在一直在中站区环卫处工作。可常卫红做了一件让人非常感动的事情。从2019年开始,公公因生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常卫红不仅负责公公的吃喝拉撒,还带着他去上班。为了给公公提供高品质的生活,今年年初,她和丈夫给公公买了一辆“房车”,以便更好地照顾公公。百善孝为先,常卫红被大家称为“最美儿媳”。
本报记者 赵改玲
8月3日下午,在跃进路上,常卫红认真清扫着马路。在路边梧桐树下,一位老人静静坐在那里。他是常卫红的公公许继玉,今年81岁,自2019年以来,每天跟着常卫红上班。
公公突发疾病,儿媳挑起重担
今年49岁的常卫红,是中站区许衡街道东冯封村人。她和丈夫许双喜是同村人。当年,村里办了一个企业,同为企业员工的俩人,日久生情,最终结为夫妻。
一直以来,这对平凡夫妻,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着,一家人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
2017年,常卫红的公公许继玉在晨跑途中不小心摔倒。常卫红接到电话立刻赶到公公身边,背起公公赶往医院。公公的眉骨处缝了十几针,每三天需要更换一次药,常卫红次次带着公公去换药,毫无怨言。
2019年年初,许继玉老人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治疗期间被确诊为帕金森综合征,生活无法自理。也就是在那一刻,常卫红作了一个重要决定——带着公公一起上班。
原来,常卫红的婆婆10年前已经去世;其丈夫是一名外卖骑手,一天到晚跑单忙;两个孩子还在上学,照顾公公的重担就落在了常卫红肩上。
公公“房车”上的幸福生活
从2019年起,每天晨曦微露,常卫红就蹬着三轮车带着公公去上班;太阳落山时,她骑着三轮车带着公公下班回家。
常卫红负责清扫跃进路,到达工作岗位后,她把公公“丢”在三轮车上,给公公准备好吃的、喝的,就去干活了。
户外工作,经常会遇到刮风下雨的时候,为了给公公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今年年初,常卫红买来一辆二手面包车,将车停靠在跃进路的马路上。等常卫红工作时,她就把公公背到车上,过一段时间看看他是不是想上厕所、是不是想吃东西,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照顾好公公。
记者看到,这辆二手面包车更像是一辆房车。后座位置改成了床铺,铺有毯子、被褥,车上还放有小桌子和锅碗瓢盆,简直就是许继玉老人的“房车”嘛。
许继玉老人说,冬天在车上可舒服,儿媳给他准备了两个暖水袋,让他手脚不冰凉。为了避免老人孤独、无聊,常卫红给公公买了收音机。她工作时,公公就在车上听广播。半晌饿了,常卫红还会利用工作空隙给公公加个餐。
跃进路梧桐树茂密,夏天,常卫红会给公公准备个凳子,让他坐在树下乘凉。不远处就是公厕,方便常卫红背着公公上厕所。
常卫红身高只有1.5米多,可她经常背着体重近50公斤的公公上厕所。在照顾公公的这几年里,常卫红瘦了五六公斤。
照顾公公,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家里更是常卫红照顾公公的重要场所。
走进常卫红家的小院,就像走进了康养所,处处有手环,还有轮椅、按摩仪器,都是为了方便许继玉老人使用。晚上,常卫红还会推着公公去公园利用健身器材进行康复训练。
孝心无限,子女接力
一心一意照顾公公,给失去生活治理能力的八旬公公洗澡、上厕所,常卫顾不顾别人异样的眼光。外人哪里知道,公公多么值得她尊重。
许继玉是一名退休教师,曾是中站十四中的一名数学老师。在当老师期间,他曾获得过区“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公公的教养和职业,一直让常卫红很佩服。更让常卫红感动的是,自从嫁到许家,公公和婆婆待她就像亲闺女一样。前几年,常卫红的弟弟去世,她拿不出钱给弟弟办丧事,公公知道后,就替她出钱为其弟弟办丧事。
自常卫红干环卫工人以来,经常在大路上清扫卫生,有一次还出了车祸。许继玉老人知道后,就给她办了20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自婆婆去世后,公公帮着她和丈夫把两个孩子辛苦拉扯大。
生活中的这些小事让常卫红感受到家的温暖,时时想着回报老人。
常卫红对公公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她成为两个孩子的榜样。寒暑假、双休日,只要在家,两个孩子都争着照顾爷爷,给爷爷端屎、端尿。
常卫红的孝心也打动了中站区环卫处的同事们。该处为了方便常卫红照顾公公,让她长年上大班。“百善孝为先。常卫红所做的一切真不容易,这分孝心能坚持下来难能可贵,非常钦佩她。”中站区环卫处主任仝复宝说。
在许继玉老人眼里,常卫红这个儿媳人很老实、孝顺。在儿媳的精心照顾下,他尽管身体有病,却活出了高品质生活。
带着生病的公公上班,常卫红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并成为孝老爱亲的典范,彰显了文明风尚。
上图 常卫红背公公上班。
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上图 常卫红在清理下水道箅子。
左图 常卫红在擦拭垃圾箱。 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上图 常卫红在上班间隙照顾公公。 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