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01日
军缘
□陈丽娟
外婆家在太行山下一个古老、美丽的小村庄,村中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颇有世外桃源的韵味。
1938年的一天,一群鬼子气势汹汹地闯进村子。他们端着带刀的枪,进村就开始烧杀掠抢。鬼子见鸡捉鸡,见羊牵羊,见了年轻女人就追着狂叫“花姑娘,花姑娘……”他们打死了60多岁的老栓外公,抢走了他家的两头牛。9岁的满囤为了他宝贵的羊,被鬼子用刺刀活活刺死。福顺刚娶的新媳妇被鬼子奸污,含恨上吊而亡……整个村子骂声、叫声、哭声……连成一片。鬼子还发疯般地放起大火,冲天而起的熊熊大火染红了半边天,烧了整整两天两夜,那古典雅致的民宅被烈焰吞噬,半个村庄变成了废墟瓦砾……
老外婆的儿子国华老舅那年15岁,正在上学,老舅从小就崇拜岳飞,血气方刚,他不仅文才好,而且还练就一身好功夫。鬼子惨无人道的滔天罪行,使老舅义愤填膺,决心向鬼子讨还血债。
老舅怀着满腔的悲愤,跟着村里十多个青年奔赴太行山参加了游击队。这支队伍配合八路军英勇作战,所向披靡,杀日本鬼子,打皇协军,不断取得胜利。吓得鬼子和皇协军很长一段时间龟缩在县城里,不敢出城门。老舅虽然年纪小,但每次参战总是冲锋在前,奋勇杀敌,表现得机智勇敢,常得到领导的表扬和战友的夸奖。
后来老舅加入八路军部队,跟着部队打仗。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南下战斗,一直到新中国成立。
老舅觉悟高、表现好,又有文化,新中国成立后被保送到煤矿学院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某省的煤炭工业厅,兢兢业业一直工作到退休。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声响彻祖国大地。在“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雄壮有力、鼓舞斗志的歌声中,正在外地工作的舅舅没有给家里打招呼便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当外公、外婆知道时,载着舅舅的列车已过鸭绿江到达朝鲜。
冬天的朝鲜是那么冷,滴水成冰,穿着厚厚的棉衣也感觉寒冷刺骨,舅舅被分到医院当了卫生兵。在这里,才知道环境是多么恶劣和艰苦。医院设在一个很大的山洞里,诊室、手术室、病房全在洞内。在这里,美国飞机不分前后方,洞外经常响着敌机的轰鸣声和炸弹爆炸的声音。洞内的医务人员像战场上的战士,全力以赴紧张地抢救着从战场上抬下来的伤员。
在战斗最激烈的日子里,医院更是繁忙,检查、抢救、手术、治疗、护理,往后方医院转运……医生一天最多要做60台手术,护士则要照顾几十个伤员,尽力做好所有的护理工作,工作时都是一路小跑。他们经常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有时还连轴转。因为医疗器材缺乏,他们用纱布条吊起来当输液架,用手电筒当无影灯,想方设法解决困难。为了保持伤员衣物清洁,冬天到冰水中清洗,双手冻得像胡萝卜,风一吹便裂着大口子往下滴血。
停战后,舅舅从朝鲜战场归来,转业到了一家国营农场医院工作,医治好了无数病人。后来当了院长,直到退休。退休后,他仍发挥余热,为病人医疾治病,解除痛苦。
表哥振国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参的军。那年农场的征兵动员搞得轰轰烈烈,到处贴着宣传标语:“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参军尽义务,戍边卫祖国”“好男儿当兵去”……
那些日子,18岁的振国哥兴奋得不得了。性格外向、阳光活泼的他干着活,嘴里还唱着歌。
振国是舅舅的大儿子,最怕舅妈不同意他参军,就和农场的几个好朋友偷偷报了名,悄悄地参加了体检,直到接到参军的通知才告诉舅妈。出乎表哥意料的是,睿智有文化的舅妈不但没有反对,而且还很支持。当母亲的最知道儿子的心事,也最理解儿子,儿子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在眼里。舅妈给表哥说:“参军保家卫国是每个适龄青年应尽的义务,是件很光荣的事。到了部队要听从命令、服从分配、好好锻炼,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
振国哥在部队服从领导、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数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并多次立功。后来入了党、提了干,在部队工作好多年。
时光荏苒,那年我侄子小军高中毕业参加高考,报的志愿全是军事院校。当被北京一所军事院校录取并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天,小军高兴得一夜没睡。那天晚上,我姑侄俩说了半夜的话,小军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他说:“富国和强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富国是强军的基本依托,强军是富国的安全保障。我要发奋学习,学到更多知识,为祖国的强大、为国防力量的强大而奋斗……”我由衷地感到孩子真是长大了,有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有为祖国、为人民担当的精神,我心里真为他高兴。我想,有这样一代青年人,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