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01日

爱国关天下 燕园再相会

北京大学河南暑期学堂专题讲座暨闭营仪式侧记

本报记者 赵改玲

博雅塔下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读书。

初见的欢欣,遇见的美好,离别的小伤感……7月30日,北京大学河南暑期学堂专题讲座暨闭营仪式在焦作一中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战略特约研究员翟崑作了专题讲座,近300名来自我省各市的优秀中学生获得了北京大学2022年优秀中学生暑期学堂结营证书。心怀北大梦的他们,相约明年燕园再见。

北大教授讲爱国关天下

聚焦中国,关怀天下。

讲座中,翟崑和同学们分享的内容有河南中学生的世界观、寻找我们世界观的密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有英才出河南,还介绍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爱国关天下的内涵。翟崑从李大钊先生的青春思想讲起,以“我们时代的世界观爱国关天下再看世界”收尾,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讲课,经常被同学们的热情掌声打断。现场提问环节,教授与学子之间更是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来自我省的这些优秀中学生,不管点到谁回答,都是落落大方、言之有物,受到翟崑的称赞。其中焦作一中学子的回答,让翟崑点赞:焦作一中的学生很棒。

近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同学们意犹未尽。

翟崑说,河南学生考国际关系学院挺有必要的。近年来,河南发展越来越快,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河南是排头兵。如今,河南和外界打交道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大。

翟崑对焦作印象非常好。他说,焦作地理位置重要,焦作人特别自信,这里有最美的山水。焦作一中是所很优秀、美丽的学校,给河南优秀学子认识北大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央视诗词擂主也是营员

这批营员,是河南省最优秀的一群中学生。其中,来自洛阳一高的准高三学生邓雅文引人关注。

“这个问题有请邓雅文同学来回答。”翟崑点名时,全场掌声四起。

“邓雅文同学很有名吗?掌声怎么这么热烈?”翟崑的一席话让同学们乐了。

邓雅文当然很有名了,豆蔻之年,就赴央视的“诗词之约”,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2019年,她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舞台上连续4期守擂成功,引起网友刷屏式关注。

在家长的影响下,邓雅文从小就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读背诗词,从诗歌到诗人,再到历史背景,都了然于心。去年,她在央视《赢在博物馆》节目中,代表洛阳博物馆介绍河洛文化,展现了“洛阳女儿面似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独特气质。

作为准高三学生,邓雅文告诉记者,她马上就要开学了。她的学习方法是高效、专注、自律。一直以来,她非常敬仰北京大学这座高等学府,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北京大学的暑期课堂,认识来自全省各地市的优秀学子。7天的相处,充满了欢乐,聆听了北大教授的现场授课,拉近了和北大的距离,也让接下来的高三学习有了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

他们选择卓越选择燕园

翟崑讲座结束后,简约而庄重的2022年北京大学暑期课堂河南营结营仪式举行。

每年考上北京大学的不少学子,在介绍其如何考上北京大学的“未名新语”里,总是浓墨重彩地介绍他们高二那年参加北京大学暑期课堂的情景。正是这样的课堂,让他们更加坚定考北大的决心,并圆梦北大。

今年,北京大学选择焦作一中作为河南省2022年优秀中学生暑期课堂的承办学校,既体现了北京大学对焦作的厚爱,也为各位学子提供了接近北大、了解北大的机会。他们通过7天的学习,坚定考取北大的信念,在暑期课堂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也领略到了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博大情怀。

这近300名学子,来自郑州外国语中学、河南省实验中学、南阳一中、洛阳一高、焦作一中、信阳一中等。他们通过层层选拔,才成为北京大学暑期课堂河南营的营员。

记者注意到,他们营服背后的文字是“卓越是一种选择”。爱读书是他们共同的爱好。前来听课时,很多营员都拿着厚厚的书,其中就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临别的钟声敲响时,大家依依不舍,拍照留念。在结营仪式上,这些学子收拾起离愁别绪,相约明年燕园再会。

上图 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赵改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