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7月14日

今年年初以来,教育系统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公布,在此提醒——

谨防电信诈骗 时刻绷紧防范弦

本报讯(记者赵改玲)电信诈骗简直无孔不入,特别是暑假以来针对学生、老师的诈骗案件高发。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7月12日,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号推送了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关于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进行电信诈骗案例警示教育的通知,并公布一批今年以来教育系统电信诈骗典型案例。

教职员工诈骗案例共公布了六大类型:刷单返利类诈骗(共10例)、杀猪盘类诈骗虚假投资理财(共4例)、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共2例)、虚假征信类消除不良征信(共2例)、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共2例)、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共2例)。

杀猪盘类诈骗虚假投资理财:2022年1月6日,李某,一高中教师,报警称2021年12月28日12时许,其添加一个叫王云峰的QQ好友,后对方给他说有个外汇的行情很好,跟着对方投资肯定能挣钱。之后对方给李某发了一个二维码,其通过浏览器扫码是一个“北京证券交易所”平台,后联系客服,通过手机银行给对方指定银行卡转账。李某刚开始能提现,后继续转账,之后对方以缴税为由称不能提现。李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共计经济损失101892元。

虚假征信类消除不良征信:2022年1月25日16时许,郭某,教师,报警称2022年1月25日12时许,她接到一个陌生号码,自称是京东客服人员,说其之前注册京东账号时注册的身份是学生,现在已经毕业了,需要把学生认证取消。刚开始郭某不相信,但是对方把她的身份证信息和学校信息都报了出来,郭某就有点相信了。但是学生认证取消不了,对方又称可能是因为其在京东有贷款额度,需要先把贷款额度关闭才能取消学生认证,如果不取消将来不仅会影响其个人征信,还会影响其公积金等账户。于是,郭某就在对方的引导下将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上的109000元的贷款额度全部贷了出来,后一次性转到对方提供的银行卡上。转完对方说操作失误,需要再转一次,郭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共计被骗109000元。

学生诈骗案例有网络游戏账号装备虚假交易类(共21例)、红包返利类诈骗(共17例)、冒充熟人诈骗(共6例)、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共2例)、冒充公检法诈骗(共2例)、虚假中奖类诈骗(共2例)、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共2例)、其他类型诈骗(共8例)。

虚假中奖类诈骗:2022年4月8日20时11分,张某,一小学五年级学生,报案称2022年4月8日16时许,他在快手上刷到一条免费领手机的短视频后扫码进入一个QQ群,加了对方QQ。当听说要交300元押金才发货,张某不要了,可对方以恐吓的语气说如果不要就得付5万元违约金。无奈,张某用其母亲的手机,打开钉钉上的视频共享,让对方教其一步一步操作转账,直到母亲发现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涉案价值31592.92元。

通知要求,及时将电信诈骗案例传达到每一所学校,要教育师生和家长正确使用网络,充分认清诈骗的方式和手段。特别是离校在家期间,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防范电信诈骗警示教育,切实增强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各地各学校要把电信诈骗案例警示教育纳入“11530”安全教育提醒(双休日、节假日每日短信、微信提醒家长履行监管责任,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切实提醒家长履行孩子在家期间的监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