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7月08日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有感

□赵改玲

“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

……

看到这样的语言,您心动吗?我心动了。这样的语言出自《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中。

近些时日,特别喜欢看这本书,很多心病都被这本书疗愈了,很多想不通的事也都想通了。

这本书是由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樊锦诗口述,北京大学女学者顾春芳撰写,讲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一生守护敦煌的故事。

出生于上海知识分子家庭,北京大学高材生,最后却选择一辈子待在敦煌,守护莫高窟。

樊锦诗这样的人生令人感叹。这样的人生,还是顾春芳总结得好:莫高窟是一种考验,只有那些最终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修得正果。

在我看来,樊锦诗是经受住考验的人。

在我看来,文中说的“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就是这本书的灵魂,也是樊锦诗个人的写照。看似轻飘飘的几个字,却道出了简单的美好,道出了坚持的不易。

敦煌,莫高窟,非常苦。为了研究、保护莫高窟,从巴黎来到大西北的常书鸿,付出了家庭离散的惨痛代价。段文杰先生同样有着无法承受的伤痛。

当年被分配到敦煌的樊锦诗,相信组织说的三四年就可以回到北京这句话,所以从京城去了大西北。刚开始,她的心理落差非常大,几度想离开敦煌。因为瘦弱的身体不允许,丈夫和孩子不在身边,她需要一个正常的家庭。

可一边是想离开,一边又在坚持着,樊锦诗有着最艰难的抉择。经过了与莫高窟朝朝暮暮的相处,樊锦诗感觉自己是长在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离开敦煌,就好像自己在精神上被连根砍断,就好像要和大地分离。“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书中这样说。

其实,书中让我感动的不只是樊锦诗,还有一大批志士仁人、青年学子。他们远离城市,来到大漠戈壁,艰苦奋斗,舍小家、顾大家,淡泊明志,板凳甘坐十年冷。这些“打不走的莫高窟人”给我带来了别样感动——他们的价值观,和市面上流行的成功学一点都不一样。原来,还可以有这样的选择,还可以有这样的人生。

这让我想到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面的金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樊锦诗等莫高窟人,就是看见月亮的人。他们“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他们身居大漠、志存高远,令人感佩,这才是中国人的风骨。和所谓的网红、明星截然不同,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另类,他们才是我们应追的星。

这本书也影响了我对幸福的认识。有时,我也很羡慕有些人,不需要多努力工作,可好事总降临到他们头上。是这本书告诉我:名利这个东西,其实是虚的。人都是要死的,死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但是,你来到世界上,该做的事做了,尽到了你应尽的责任,出了你该出的力,这就是最大的幸福。“我为敦煌尽力了!”这就是樊锦诗最大的幸福。

文字的力量很强大,我的幸福观被这本书狠狠纠正过来了。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让我欣赏到了樊锦诗身上少有的气质,单纯中的深厚、宁静中的高贵、深沉中的甜美,还引领我了解敦煌那种世间罕见的美丽。

我也明白了,2020年,考出高分的钟芳蓉会那么喜爱考古,坚定地选择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总之,这本书很深刻,也很好玩,适合晚上阅读,也适合空闲时间阅读,是难得的考古普及本。

看了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网购了书中樊锦诗说的人间难得好杏——李广杏。

价格昂贵的李广杏寄来时,虽然认为没有书中描写的那般甘甜,但我不后悔。因为,这本书带给我的甘甜,岂是李广杏所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