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7月07日

一心为民,他把群众的事看得最重

——记市公安局马村分局待王派出所指导员杨宏伟

本报记者 杜挺勇

杨宏伟(右)在走访辖区群众。

本报记者 杜挺勇 摄

马村区待王路某路口附近,有多个仓库和养殖场。7月4日下午,市公安局马村分局待王派出所指导员杨宏伟来到这里,一家不漏地核实防汛相关准备工作。

走访到傍晚,回所里简单吃口饭,杨宏伟又带队前往辖区某商业街进行夜间值守,一直忙到24时许才回所里休息。

近段时间,工作任务繁重,杨宏伟一直在忙碌,已经连续4天没有回家了。

“社区警务工作杂、任务多,每件事情都和群众息息相关,不能有丝毫大意……”提起忙碌的工作,杨宏伟没多说自己,操心的都是辖区群众的大小事。

所里的同事都知道,杨宏伟的责任重。他是指导员,要负责整体队伍建设、社区警务管理等工作;他还是一名社区民警,分管的辖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每天要处理各种大事小情。

所里的同事也知道,即使工作再忙、压力再大,杨宏伟也从不会有一句怨言。

在社区警务岗位坚守多年的杨宏伟,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受到嘉奖,并获得“全省公安系统大练兵先进个人”“全市优秀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杨宏伟坚守着最朴实的理念:群众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要带头、用心把群众的事办好。

杨宏伟的理念不是空谈,发生在他身上实实在在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身边所有的人。

2021年7月22日,防汛抢险的关键时刻,所里接到一起警情:一名男子被洪水困在某饲养场。杨宏伟当机立断,迅速联系了一辆铲车,冒着暴雨带队赶往现场,发现被困男子紧紧抓住饲养场院子的铁门,洪水已淹到其胸口位置。

饲养场的铁门位于下坡路段,积水很深。司机驾驶铲车行进没多远,洪水就淹进了驾驶室,铲车无法继续前行。此时,洪水水位还在不断上升,如果耽误了时间,后果将不堪设想。“你们做好配合工作,我的水性好,我游过去救他……”距离该男子还有近20米的距离,杨宏伟没有犹豫,向队友交代好相关事项,便跳入洪水中。凭借坚定的意志和过硬的身体素质,杨宏伟最终安全游到该男子身边,为其加油打气:“有我们警察在,不要怕。”

铁门的旁边有一堵墙,爬上去能暂时脱险。该男子由于长时间泡在水中,体力不支,再加上心中害怕,多次尝试未能成功。此时,不远处的一堵砖墙被洪水冲倒,情况更加紧急。杨宏伟咬紧牙关,用尽全力将该男子拽到墙头。然后,杨宏伟走在前面,不断清理墙上搭着的石棉瓦等,和该男子快速转移到旁边的二层楼楼顶。

“要是脚下的墙被洪水冲塌,我可能就真回不来了……”救援结束,杨宏伟心有余悸地说。

此时,所里又接到警情:就在杨宏伟所在地附近的一处工地,30多名群众被困在一处钢筋堆上。还没有来得及休整,浑身湿透的杨宏伟又带队出发了。

赶到现场,杨宏伟发现群众被困地点旁有一条几米宽的排洪沟,由于水流过急,铲车无法通过。杨宏伟迅速部署,组织警力利用梯子、钢筋等搭建了一座临时小桥,最终将30多名群众安全转移。

心中只有群众的杨宏伟,更多的行动体现在平时的小事上。去年冬季的一天下午,辖区一名独居老大爷走失,家属发现情况时,其已失踪近8个小时。由于家属提供的线索太少,杨宏伟只能从源头一点点摸排。线索中断,他就转变思路再调查。从下午忙到深夜,杨宏伟最终在普济路找到了走失的老大爷。

去年6月,杨宏伟走访时了解到辖区一对夫妻最近闹得很僵,两家亲属多次吵架甚至报警,存在引发案件的隐患。村民都说,这两家人挺“厉害”,谁也劝不住。杨宏伟不在乎,上门了解情况,直接被挡在大门外。杨宏伟没退缩,找村干部了解情况,找熟人从中间协调,一次次不厌其烦地从法律、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最终这对夫妻冰释前嫌,两家人握手言和。

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自己的第一关注,把群众的满意幸福作为自己的第一追求。杨宏伟说,这是他入警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