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7月07日

那年我去搞外调

本报老年记者 孙长海

1994年,为了对申请入党的小司、小黄等同志的社会关系全面了解,受单位组织部门委托,我和老杜前往几位同志的家乡进行调查,为党组织吸纳新同志提供可靠的依据。

组织外调是一件非常慎重的工作,必须实事求是,通过实地考察确实没有问题,方可批准加入党,正式成为党员。

我们坐上从焦作开往驻马店市泌阳县的客车,从8时到18时,十几个小时的车程。那时没有高速公路,中途,乘客吃饭,汽车加油,乘客上下车,汽车走走停停,格外疲乏、困顿,还腰疼腿酸。到达目的地,简单地吃过晚饭,我们就近找了个旅店住下。

第二天一早,我们洗涮完毕,吃过早饭,决定先到小司的家乡。汽车在崎岖不平的丘陵上缓慢行走,时而左拐,时而右行,加之路上行人车辆络绎不绝,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付庄镇。还有15公里的路程,交通不便,我俩只好步行前往。我们一边走一边聊,累了就歇一会儿,经过近3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地方。不巧的是,村党支部书记去乡里办事,下午才能回来。此时已是13时30分,吃饭要到镇上才有食堂。我俩顿时目瞪口呆,是步行返回15公里到付庄镇吃饭,还是在此忍饥挨饿等待村党支部书记的到来?人是铁,饭是钢,实在受不了挨饿,我们还是决定先解决吃饭问题。到了付庄镇已是16时。一家饭店老板正准备下班走人,得知我们是远路来的,破例给我们每人做了一碗捞面条。

为调查小黄的材料,我们先到信阳市新县组织部,后到小黄的家乡。在大别山,我们走过一道道岭,越过一道道沟,步行十几公里来到小黄家的小山村。3间土墙草顶的房屋坐落在小山坡的南面,房屋后墙还用4根木檩条顶住已经倾斜的后墙,房子周围长满了一片片竹林,青翠欲滴。

小黄的父母都已年逾六旬,精神矍铄,这是一家本分的农民,淳朴善良。完成了相关调查,我们起身告辞,大娘执意留下我们:“我知道你们有纪律,但都这个点了,方圆几公里内根本没有饭店,你们去哪里吃饭?”她为我们每人做了一碗荷包蛋,里面放有红糖,深红色的汤水令人垂涎欲滴,这是当地招待贵宾才有的待遇。

十几天的外调工作结束了,我们返回焦作,同事们见到我俩惊讶地说:“搞了一次外调,怎么成黑脸包公啦?”的确,这次外调很辛苦,我瘦了2.5公斤。但是,我们了解到申请入党同志的详细社会关系,为我们基层党组织吸收新党员提供了依据,收获满满,圆满完成了组织上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