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5月20日

乐读《论语》

主讲人:李乐观

扫描二维码

收听《论语》精彩解读

【原文】

子曰:“宁武子(1),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国家政治清明,他显得很智慧;国家政治混乱,他显得很愚笨。他的智慧是别人可以达到的,他的愚笨却是别人达不到的。”

【评析】

本章夫子对宁武子的评价,寓贬于褒,暗含深意。

(1)宁武子,原名宁俞,武是他的谥号。卫国宛濮(今山东省菏泽市吴店镇)人,春秋时期有名的贤大夫。

宁武子历经卫文公和卫成公两朝,成公死于公元前600年,据此推算,他至少比夫子早了半个世纪。夫子评价宁武子用了两个字:“智”和“愚”。智,特指人生智慧,相当于“邦有道则仕”。愚有两种,一种是贬义的愚笨,如夫子说的“唯上智和下愚不移”;另一种则完全褒奖,比喻至高的境界,如大智若愚。本章,夫子谈到宁武子的“愚不可及”,就是至高的赞美。在他相继辅佐的两代国君中,卫文公是有道明君,当政期间,史书上几乎没有关于宁武子聪明才智的记载。反而到了昏聩的卫成公时,《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记述了宁武子的一些作为。公元前632年,晋国伐卫,卫成公出逃陈国,两年后,在周王室的斡旋下,卫成公复国。当时的卫国已形成两派政治势力,一派是曾经跟着卫成公“出奔”的,另一派是留守在国内的。因为意见不统一,整个邦国随时都有分裂的危险。这时候,宁武子挺身而出,与大家立盟誓,让彼此放弃成见,消除异心,共同辅政。后来的城濮之战,楚国战败,作为楚国的盟友,卫成公被送上由晋文公主持的诸侯会盟军事法庭。宁武子忠心耿耿,一直陪伴左右,并巧妙地解除晋国企图毒死文公的图谋。在乱世之中,宁武子忠诚有加,勇于担当,不避艰险,舍我其谁,正是夫子赞其人格高尚的明证,故称“其愚不可及也”!

(第1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