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5月20日

指尖的犁铧

□王保利

清晨醒来,有人会点根烟,在吞云吐雾中开始一天的生活。我是睁眼就摸出手机,浏览一遍新闻、翻阅好的文章,然后开始记录柴米油盐、所思所悟,这些都成为写作素材不竭的源泉。

晨起,看到我又坐在床头拨拉着手机,妻子不无感慨地说:“你非把手机使死不中!”可不是,刚才系统提示:“本周使用手机时间10小时11分钟。”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不过,手机可以做证,退休赋闲在家的自己,一不刷短视频,二不玩游戏,而是乐用指尖的犁铧,在手机的字里行间辛勤耕耘,翻涌出生活的浪花,开垦出文章的天地,留下岁月静好的痕迹,播撒并收获几多欣喜和满满的自己。

在学校,老师给我们讲过无数遍“三上”的故事,劝勉同学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后来,我才知道“三上”缘于欧阳修的《归田录》:“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这些年来,尤其是退休后,自己与手机情同手足,感情深厚,几乎与这个老伙计形影不离,它默默承载我在写字框里点击,心甘情愿让我在屏幕上编辑,并与我共同演绎“三上”及其更多的故事。

生活的“鸡毛蒜皮”是灵感的来源,如果热爱生活,灵感就会义无反顾地眷顾你,这就需要时刻准备着。我有一个习惯,走哪儿就把手机带哪儿,即使在洗漱间,也必须将手机放在手边,一旦有灵感的火花迸发出来,即便是瞬间也不能让它泯灭,而要将它捕捉引燃,由星星之火燎原成熊熊烈焰。这篇《指尖的犁铧》与许多文章的标题、内容都是在这里诞生的“婴儿”。手指僵硬去看医生,说是长时间握手机所致,立即忍痛“扶犁”写了《得了腱鞘炎》;漫步在太行山麓,被眼前的景象所感染,记在手机上形成了《蕴春》和《春天的盛宴》;那天正在洗碗,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一股脑地涌上心头,顾不上擦手,指尖又快速开动起来完成了《洗碗》的篇什;最典型的是去浴室洗澡,泡着、搓着,主人公老汪的趣事浮出水面,立马跃出水面光着身子写起来,这便有了“老汪系列”的13篇文章。

古人的马蹄声已然远去,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更便于让文字飞扬。在濮阳工作期间,到县里开发顾客、检查安全,近则几十公里,远则上百公里,指尖就充分利用在车上的时间,抓紧耕耘,汇编成了《盘点2014——手机诞生70篇文章素描》这本书。指尖激情澎湃,在车上吟唱,去年新疆的漫漫旅途耕犁出8篇《西行漫记》;指尖豪情万丈,在空闲耕耘,今年春节到海南旅游,《海边写意》《一树橘香》《椰风海韵》等都诞生在车上。记得那次从国外旅游回来,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大多数游客在睡梦中或看电影消磨时间,我的尖指在太平洋湛蓝的天空上,热血沸腾,兴奋异常,它也在追赶飞机的速度,孜孜不倦草记下了近10篇的文章。

除了“三上”外,指尖依然焚膏继晷不敢懈怠。我每天忙过家务,上午进入读书时间。那些精彩片段,那些感人瞬间,辛勤的手指会毫不犹豫地记录下来。两年多来,摘录读书笔记15万字。同时,根据心得体会,撰写了18篇读后感,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下午是指尖的犁铧最忙碌的时刻,它不停地翻犁,累了也不歇息。在经过1000多个日夜耕犁的沃土上,一粒粒种子破土发芽,开花结出了300多篇近70万字的果实,并绽放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两朵小花。

盘点过去快乐的时光,继续抒写人生的篇章。指尖的犁铧,栉风沐雨,虽说有些驽钝,可依然踔厉奋发、矢志不渝笔耕在手机上。

对不起了,手机;辛苦了,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