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5月13日
中山路:
汇聚繁华 见证发展
本报记者 赵改玲
中山路,因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而得名,在我国很多城市里至今保留。中山路最早出现在南京、广州、上海等,后来许多城市相继将原有或新建、改建的重要道路用中山路命名。
其实,博爱县也有一条中山路,收藏着曾经的一段历史,汇聚了如今的盛世繁华。
近日,走在中山路上,给记者带来震撼的首先是两旁郁郁葱葱的悬铃木(俗称法桐)。夏天已到,新桐初引,清露晨流,一派生机。阳光透过树叶洒到地上,光色斑斓,凉意顿生。
中山路最早是沿北老城墙基形成的,1971年铺设沥青路面;1984年整修扩建,为沥青路面;1986年9月1日,根据《关于启用城区街巷标准名称的通知》,命名为环城北路;2005年,重修滨河路至海华路段;2005年3月7日,更名为中山路;2011年,重修月山路至滨河路段。中山路全长5.7公里,2011年该县对中山路(团结路至滨河路段)进行了大修。现在的中山路绿树成荫,街道两旁商场林立,人来人往,是博爱县最繁华的地段。
当地人告诉记者,博爱的县名取自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博爱人自然而然地将县城最繁华的主干道取名中山路。
如今,中山路旁还有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目光炯炯,身姿挺拔,是其孙女孙穗芳于2011年捐赠的。
当年,为纪念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传承孙中山先生的爱国革命精神,孙穗芳立志在全世界捐赠100座孙中山先生铜像,在博爱县揭幕的孙中山先生铜像是其捐赠的第60座。据新闻报道介绍,孙穗芳专程赶到博爱,为祖父的铜像揭幕。
中山路两旁,就有中山广场、中山国际广场两片绿地,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博爱县委、县政府的院落,就坐落于中山路旁,这里也因此成为全县的政治中心。
博爱县城的购物首选,也在中山路旁。这里有中鼎国际广场、壹号广场、新世纪生活广场等,超市、商场人气超旺。
“对外地人来说,不到中山路,等于没到博爱县城。在这里,既能吃到博爱的多种名吃,也能买到中意的衣服、家电、家具等。”博爱县青年刘慧告诉记者。
博爱体育馆,也在中山路旁,多年来一直是该县重要体育比赛及重大活动的举办地。据了解,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打球、跑步、打太极拳。
中山路在博爱县城的地位有多重要?它是东西走向的城区中轴线和“六纵六横”城市道路框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年4月,为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强力实施“焦博一体化”战略,博爱县投资1080万元对中山路部分狭窄路段进行改造,将两车道扩宽成四车道,宽度由9米增至14米。
“孙中山先生的历史伟绩彪炳千秋,作为一名博爱人,我为我们县城有这样一条中山路深感自豪。”博爱县居民王群生说。
上图 博爱县城中山路段街景。
本报记者 宋崇飞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