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3月25日

乐读《论语》

主讲人:李乐观

扫描二维码

收听《论语》精彩解读

【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2),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

子贡说:“夫子关于文献典籍的学问,是能够听到并通晓的;夫子关于人性与天道的言论,是不能听到并通晓的。”

【评析】

本章子贡谈论孔子学问之高深。

(1)文章:泛指文献、典章、制度等。

(2)天道:是指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吉凶福祸的关系。

孔子对于人性和天道出言谨慎,是他不敢谈还是不愿谈呢?《史记·外戚世家》中,司马迁推测:“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意思是孔子很少谈天命,大概是很难说得清吧。但这样的猜测不免偏颇。《雍也·第六》篇里,孔子给出了答案:“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天分高的弟子,可以告诉他精妙高深的学问;对于资质平平的弟子,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知识。这里的高深之学,就包含人性与天道的内容。《宪问·十四》篇里,孔子说:“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向下努力去学,向上通达于天,能够了解我的大概只有上天吧。这是孔子对天道的论述。《阳货·十七》篇里,孔子又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因为习染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这是有关人性的判断。所以人性与天道,孔子不是绝口不谈,而是不轻易谈。根据帛书《易传·要》的记载,早年,孔子只是将《易》作为占卜巫祝之书来看待,并不十分重视。晚年回到鲁国,他才意识到其中的奥妙,对天命和人性的思考日益精进,于是“居则在席,行则在囊”。韦编三绝,一发而不可收。这些高深之学并非每个弟子都有幸聆听并吸收,孔子认为对道的理解还要依靠自身的感悟。有一天,他突然说:“予欲无言。”我不想说话了。子贡关切地问:“老师不讲话,我们这些弟子还如何传述您的思想呢?”孔子说:“上天何曾说过一句话呢?四季还不照常运行,万物还不照样生长?有谁听到了上天说的话呢?”这就是夫子理解的天道,并行而不悖,自然皆有法。子贡清楚地了解这一点,要想领会孔子的更高智慧,就需要在修养仁德和求取学问方面下足功夫。

(第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