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3月11日

老人迷上“买买买”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本报记者 梁智玲

市民李女士最近为七旬父亲的新爱好烦恼:“特别喜欢买东西,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买回来都囤积在家里,好像成了‘购物狂’。”对此,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宁启智说,老人迷恋上疯狂购物可能只是表象,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有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子女应多加关注。

平日,李女士和父亲不在一起居住,每逢周末、节假日,她和爱人会带着孩子到家里看望父亲。春节过后这几周,李女士每次回家都会发现家里的东西又多了一些。“有一间屋子堆满了纸箱,都是拆下来的包装,父亲买来的东西有厨房用的、有食品,还有各种玩具、衣服、生活用品,家里简直成了超市。”她说,“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父亲从网上买来的。他会一边给我介绍购买这些物品的网站,一边讲解这些物品的价格、用途,显然对购物体验很满意。”

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以前很少自己买东西,现在为啥会变了个样?“我一个人在家里没事干,也不喜欢出门和别人交流,在购物网站看看直播,顺便买点喜欢的东西,时间过得很快。”父亲的话,让李女士陷入沉思。原来,父亲把购物当成了排遣孤独情绪的一种方法,借此来缓解心理问题。一时间,内疚感袭来,她感觉对父亲的陪伴太少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电视购物、网站购物、手机APP购物被很多老人熟知,70岁以下的老人中,很多人在子女的帮助下,用上了智能手机,开启“触网”生活模式,这让他们购物多了新选择。正因如此,一些老人把购物当成了排遣情绪的方式,从中体会快感、乐趣。“从选择物品、收取快递、拆包裹的过程中,体会新鲜感、期待感很有意思。”67岁的石女士说。在生活中,一些老人因为独居、健康状况下降、社交活动不多等原因,渴望从实实在在的物品中获得安全感、产生情感链接,让自己内心有所依靠。对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老人来说,每一次购物都是为了“拥有”,为了消磨时间,至于自己究竟能不能用上,并不重要,物品本身对他们也毫无意义。

“父亲看到家里堆积如山、又用不上的物品,有时候也会后悔。”李女士说。父亲在向子女一一介绍完自己购买的物品后会唉声叹气,称“买这些东西没用处,都是负担”,还会要求子女把这些东西都带走。该如何帮助父亲,走出“痴迷购物”的误区呢?宁启智说,首先,子女可帮父母梳理所购买物品的种类,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比如把想买的东西进行分类:想要但不需要的;可能需要的;真的需要的。清楚分类之后,再进行理性购物。其次,如果父母突然出现过度购物的情况,子女应该关注老人消费背后的心理需求,只有真正解决了心理问题,才能抑制“买买买”这一行为,缓解疯狂购物过程中从满足感到愧疚感的复杂情绪。李女士可与父亲好好聊聊,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从心理需求上去解决问题,让父亲所焦虑的、害怕的、担心的问题“晒晒太阳”,从心底获得自由、获得快乐,从而减少“买买买”的行为。第三,子女应抽出时间多陪伴父母,鼓励父母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唱歌、绘画、舞蹈、户外锻炼等,引导父母多参加社交活动、多与人交流,把注意力从购物消费上转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