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3月11日

飞龙武狮

黄河魂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滔滔东去的黄河,北岸是广褒的沙地和芦苇荡。站在沙地中央,杨飞龙拿起鼓棒,在三面鼓的中间站定,手举棒落,鼓点倾泻而出,浑厚的鼓声直冲云霄。

3月5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陶武狮代表性传承人杨飞龙带领黄河龙狮团队来到黄河北岸湿地公园,开展龙狮文化交流活动,现场表演西陶武狮和黄河飞龙等节目,国际摄影协会河南郑州分会的上百名摄影师拿着“长枪短炮”拍摄了龙狮表演的精彩瞬间。

“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这段时间也是舞龙舞狮等民俗文艺表演最集中的时候。西陶武狮和黄河飞龙都是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我们想借此活动,向更多的人推介产生于黄河岸边的龙狮文化。”杨飞龙说。

活动现场,杨飞龙与队友首先表演了西陶武狮。他戴上狮头,队友负责狮尾,在两人熟练的配合下,西陶武狮“活”了起来:出洞、下山、过桥、饮水、采青等,狮子神态被演绎得惟妙惟肖。

武陟县西陶镇紧临黄河,西陶武狮就是产生于这一地区,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清同治年间,武陟县西陶村杨氏武堂掌门人杨鸿汶在本村成立了自己的舞狮队,并将家传的长拳、洪拳、查拳等武术动作套路转化运用到狮舞表演当中,舞武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取名为西陶武狮。

2000年,西陶武狮第三代传人杨麦成受邀到广州进行武术表演。演出过程中,他接触到了正宗的南狮表演,深受触动,遂决定留下孙子杨飞龙在广州学习南狮。7年后,杨飞龙学成返乡,在爷爷杨麦成及族人的支持下,成立了舞狮队,并将南北舞狮表演进行融合,舞武一体,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形式。

随后,杨飞龙与黄河飞龙创始人张良等表演了黄河飞龙。杨飞龙手执甩杆,轻盈移步转腰,带动一条十几米长的“飞龙”在空中游动飞舞。同时,20余人在现场共同舞动手中的“飞龙”,尘土飞扬,颇为壮观。

黄河飞龙由张良和相英首创。他们创新性地对龙体进行改良,设计成圆筒形状的筒龙,形象立体逼真,表演者在舞动黄河飞龙时,龙头至龙尾在灌风作用下,更加灵动丰满、飘逸大气。舞龙动作编排以武术动作套路为载体,融入中华龙文化,通过表演者人龙合一的动作演绎,呈现出中华龙的精气神韵。

后在杨飞龙的带动传播下,黄河飞龙逐渐走向大众视野。“黄河飞龙通过高杆延展了舞龙高度和表演空间,呈现出了高空飞龙的奇幻景象。”杨飞龙介绍,这种舞法具有运动强度可控、龙身不易扫地、容易上手等特点,特别适合初学者和中老年爱好者习练。

为什么选择在黄河岸边表演舞龙舞狮?杨飞龙表示,西陶武狮、黄河飞龙是生活在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载体和智慧结晶,是黄河文化的一部分,在黄河岸边表演意义非凡。目前,武陟县正深挖黄河文化内涵,大力实施黄河大运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新时代黄河文化传承核心示范区。发展西陶武狮、黄河飞龙等文化项目正当其时。

活动当天,杨飞龙指导游客和摄影师体验西陶武狮、黄河飞龙表演。除此之外,现场还进行了奔马等节目表演。

图① 张良舞动飞龙直冲云霄。 本报记者 蒋 鑫 摄

图② 西陶武狮“活”起来了。 本报记者 蒋 鑫 摄

图③ 精彩的奔马节目表演。 本报记者 蒋 鑫 摄

图④ 杨飞龙与张良的舞龙团队。 本报记者 蒋 鑫 摄

图⑤ 黄河北岸浑厚的鼓声直冲云霄。

(杨飞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