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2月23日

我市利用道清铁路原有铁路站场用地谋划铁路遗址公园——

百年道清余韵长

本报记者 李晓军

1902年修建、1907年通车的道清铁路,是河南省境内的第一条铁路。作为焦作早期城市生长的重要见证者,道清铁路也是焦作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其局部铁轨、路桥已成为珍贵的近代文物。

近日新出炉的《焦作市中心城区旧城更新规划》中,我市将利用道清铁路原有铁路站场用地谋划铁路遗址公园,并利用原有铁路系统塑造一条城市级工业文化旅游带。

抚今追昔 一条铁路见证焦作发展史

位于万方立交桥西侧、建设路以北的焦作铁路北站,至今仍大致保留着建成于1905年的道清铁路焦作站原貌。

笔直的铁轨,古朴的站房,当年为蒸汽机车加水的老水塔,无不诉说着焦作铁路史的光阴故事。

地处豫西北的焦作,以盛产无烟煤名扬天下。1902年,英商福公司为了更好地外运焦作煤炭,开始修建道口到清化的铁路。1905年,清政府派詹天佑主持评估,将这一段铁路收归国有,称为道清铁路。1907年,横跨浚县、滑县、汲县、新乡、获嘉、修武、河内7个县,全长150公里的道清铁路全线开通。

道清铁路通车后,把商贸重镇清化与道口甚至天津连在一起,焦作地区的煤炭、竹货、“四大怀药”等源源不断运到道口三里湾码头,通过卫河水运直达天津,天津的工业产品以及各种时尚物品也纷纷在焦作一带亮相。

《道清铁路旅行指南》中描述:“焦作镇原为豫北荒僻之区,交通极为不便。自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英商福公司开采煤矿、建设铁路后,地利开发,交通便利,工商发达,与时俱进,俨然为豫省西北之重镇。在民国六七年间(公元1917年~1918年),为焦镇最盛之时代……”

1925年10月,道清铁路又由清化镇筑至孟县陈庄村。后来,民国政府还计划将其从道口延伸至济南,从清化延伸到山西晋城。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延修一事被搁浅。

从1938年豫北地区沦陷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连年战火不断,道清铁路一直处于拆拆修修阶段,运行不太正常,新乡至道口段在抗日战争中被拆除,后来没再恢复。

新中国成立后,道清铁路新乡至柏山段除待王—李河—焦作北站—李封段外,大部分被新焦线和焦枝线所覆盖,位于新华街南段道清里一带的原道清铁路局遗址如今已荡然无存,位于博爱县城东北的清化车站和清化至陈庄段铁路也被废弃。

展望未来 规划建设铁路遗址公园

总长14358米的道清铁路焦作城区段,拥有完整线性空间,具有特色景观要素,串联主要历史文物分布区。另外,其即将废弃的铁路两侧有一定空间,便于开发建设。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根据新出炉的《焦作市中心城区旧城更新规划》,我市规划加快道清铁路原有铁路站场用地向铁路遗址公园的转变,利用原有铁路系统塑造一条城市级工业文化旅游带。

铁路沿线以“三线织锦,道清余韵”为设计主题,将各大主题功能片区、节点融入道清铁路遗址公园中,构建“三线一网多片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其中,历史线旨在复兴历史,采用静态保护、文化演绎、活化体验三大设计策略重现道清遗址价值,传承其精神文化内涵;生活线贯彻全民公园和全时公园理念,通过慢行系统编织公园与社区肌理,实现全频段共享的多元生活;创新线通过创新雨林、科创胶囊、智慧公园三大策略,将未来的科创空间向传统行业、日常生活渗透。

此外,《郑焦一体化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也有焦作铁路北站及闲置专用铁路线的改造和利用规划。

《规划》中保留了焦作北站部分场地,携手机车供水站台,构筑1000米慢行廊道,打造铁路主题公园。公园以轨道、道岔、轨枕、机车等铁路设备为表现形式,以机车车辆为展览场所,设立线路设备专区、铁路机械设备专区、铁路电力设备专区等,辅以铁路管理、调度等文化宣传,让大众知铁路、懂铁路、爱铁路。

《规划》建议以焦作北站为主题公园中心,以停用的接轨专用线为延伸,利用短距离专用线开发慢行走廊,长距离专用线开发旅游小火车。打造火车主题、煤炭主题景区,展现焦作煤炭工业文化。利用焦作北站闲置专用线开行“工业足迹号”旅游小火车,让自然与人文和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