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1月21日

经典都是照亮时代的光芒

□薛凯敏

“等过50年以后再说是不是经典。”这是柳青对称赞《创业史》的读者说的很真诚的一句话,也是电影《柳青》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电影《柳青》讲述的是作家柳青创作《创业史》的经历。柳青之所以能从浩瀚的作家群中被单列出来拍成电影,充分说明他的创作方向、创作态度和创作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被发扬光大。这种能够被历史铭记的作家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柳青之所以闪闪发光,除了他的作品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

柳青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他的《创业史》更是那个时代的一幅画卷,是农村变革的一个缩影。柳青的《创业史》和浩然的《金光大道》《艳阳天》等描写农村题材作品的存在和传播,让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也成为推动现代文学发展和创新的动力。这些作品,被收入“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当之无愧。

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必然能创作出高尚的作品来。《创业史》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从这部作品中,能深切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和火热的生活场景,仿佛置身其中。

《创业史》是以秦岭山脚边的黄堡区下堡乡第五村互助组曲折的发展过程为背景,反映了中国农村生产互助的过程和发展趋势。作品通过蛤蟆滩上形形色色人物的出场和表现,展现出伦理和政治冲突之下,各阶层权力之间的博弈和纠缠,是一幅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画卷。

1952年5月,柳青到陕西省长安县后皇甫村落户。一个副县级高级干部,为了创作,情愿下乡当农民,情愿到农村吃苦体验生活,难能可贵。他的可贵,不是走秀般蜻蜓点水,而是执着地深入生活;不是浮光掠影地走马观花,而是挖地三尺地深入掘进;不是水油两层皮,而是光影相融合。正是深入农村、深入生活,柳青才能在作品中写出那么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柳青是一个有情怀的作家。1960年《创业史》第一部出版后,他收到1万多元稿费。他没有将稿费据为己有,而是作为对农村的回报,全部捐给驻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创作第二部《创业史》时,为了帮助驻地用电设施建设,他又让出版社预支5000元稿费帮助村里拉线立杆。

创作《创业史》,也让柳青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放弃高官厚禄,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家搬到农村,甘愿把自己剃成光头,甘愿脱下“四个兜兜的干部服”穿上老百姓的“大衣襟”……14年中,柳青经历了肉体和心灵上的折磨,他不仅失去了相濡以沫的伴侣,还搁笔多年不能写作。然而心灵和肉体上的伤痛没能让他放弃创作的愿望,他坚持在病床上继续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没能完成《创业史》第二部的创作,是他的遗憾,也是文学史上的遗憾。

经典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创业史》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作者那种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让人肃然起敬。为了写好作品,柳青几易其稿,不惜把稿件付之一炬;之所以说是经典,是因为作者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体验着伟大的时代变革,感受着时代风雨的洗礼;之所以说是经典,是因为作者的创作手法值得后人借鉴。柳青说:“一个写作者,当他完全摆脱模仿的时候,他才开始成为真正的作家。”“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柳青在创作手法上颠覆自己的做法,探索出了后人效仿的“柳青体”。

柳青与赵树理、周立波、孙犁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在他们笔下,中国农民的生活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世界了解中国,也是从了解中国农民开始的。

“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柳青是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他深入生活、务实创作的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有责任、有担当,要站在民族崛起的大潮之巅,歌颂伟大的时代,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正所谓,“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今天我们重新阅读《创业史》,过去的奋斗是在创立当家作主的江山大业,现在的奋斗是在创立人民幸福的宏图伟业,将来的奋斗是在创立民族复兴的百年基业。

“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向经典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