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1月14日

瓷具中的老时光

本报记者 赵改玲

图① 烧制成型的绞胎瓷花孔雀。

图② 产品展示厅内,客户正在选购商品。

图③ 切泥工序。

图④ 轮釉工序。

图⑤ 陶瓷制作的打边工艺。

图⑥ 蘸釉工序。

图⑦ 生产线制作完成的半成品碗装载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图⑧ 修洗工序。

图⑨ 制作成型的容器准备装窑烧制。

本报记者 吉亚南 摄

“室无瓷不雅,人无瓷不贵”。

瓷器被称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器型、色彩、装饰、绘画丰富多样,既是生活必需品,也是美化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位的艺术品。对不少老焦作人来说,更是有着独特的陶瓷情结,尤其是“70后”“80后”,几乎都参观过陶瓷厂,并将其见闻写在了作文里。

修武县七贤镇宁封子陶瓷公司,是焦作市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集文化、工艺、旅游、研学于一身,满足现代人对陶瓷的全部想象。跟着记者的镜头,去这里追寻那段陶瓷岁月,感受修武瓷中君子的荣光。

这是一趟穿越时光之旅。

1月12日,记者来到宁封子陶瓷公司。虽是冬日,厂区里像士兵一样排成两行的古松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颇有年代印记的老烟囱、砖头砌成的厂房,似乎把人们带回上世纪80年代纯真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宁封子陶瓷公司的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初公私合营组建的当阳峪瓷厂,1986年改名为“焦作市第四陶瓷厂”。2004年企业改制,以“让更多中国人重新用上高品质瓷器”为使命,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这里的工人师傅让瓷中君子绞胎瓷重见天日,并全面开发日用、工艺各种陶瓷新产品,努力做到“生活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生活化”。

这是一趟寻根问祖之旅。

从多种古籍中我们了解到,诞生于宁邑(今修武)的宁封子是中国陶器的发明人,是黄帝时期主管陶器生产的官员,当时称“陶正”。宁封子作为陶瓷业的祖师爷,被后世尊为“中华陶圣”。

在该公司的陶瓷科普博物馆里,就有宁封子的故事。游客通过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现场感受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国陶瓷文化。

这里是展现工匠精神的地方。

陶瓷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在紧张地取坯、打边、拾坯、成坯……每一道工序都做到极致。经过十几道工序后,产品还要在近1300℃的高温里烧制,才能成为一件完美的陶瓷作品。

是不是也想尝试一下?安排!这里有陶瓷体验馆,你可以尝试拉坯、捏坯、画坯,过一把动手动脑的工匠瘾。

在2000平方米的产品直销展厅内,让我们领略到琳琅满目的日用瓷和工艺瓷产品:餐具、茶具、酒具,绞胎瓷、骨瓷、炻瓷、琉璃、紫砂、羊脂玉瓷、汝瓷、德化白瓷,古典风、现代风、欧美风、日韩风……

该公司经理张桃花告诉记者,公司集陶瓷精品展示、陶瓷学术研究、陶瓷文化传播、陶瓷知识教育于一体。该公司的宁封子陶瓷文化园项目将传统陶瓷产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AAAA级景区的标准建设,近期已建成,即将通过AAA级景区审核。长期将规划建设更大规模的陶瓷特色小镇,使之成为继云台山风景区之后,修武县的又一张靓丽文化旅游名片。

瓷中君子,一眼千年,这趟“瓷”程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