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12月24日

竹子

本报老年记者 刘松梅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郑板桥的名句,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喜欢竹子,并非我高雅,大概因为我的名字里有松有梅,唯独没有“岁寒三友”中的竹子吧。由于对竹子的挚爱,所以多年前我们的新居落成后,我特地从老家南阳带回几个竹根,埋在窗前的空地上。经过我的细心呵护和辛勤浇灌,竟长出几个锥尖儿般淡紫色的竹笋。竹笋拱出地面后拼命往上长,长到一米多高后才脱去笋衣,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调皮地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几年后,它们连成一片,青翠碧绿,郁郁葱葱,成了我家院子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经常站在窗前欣赏竹子美丽的倩影。阳光下,它们温柔地舒展青翠的枝叶,让金色洒满全身;起风了,它们摆动着轻纱般的衣裙,悠闲地翩翩起舞;下雨了,它们抖落掉满身的尘埃,欢快地迎接大自然的洗礼;雪中的它们更显得雍容华贵。我不仅喜欢竹子的俏丽,更欣赏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记得前年春天,我家房子扩建,建筑材料堆得满院都是。有一次我不在家,拉来的石子被司机一大车倾车而下,把那片竹子全部压倒,埋在了下面,心疼得要命。没想到施工结束后,遭遇了“灭顶之灾”的它们,竟奇迹般地拱出地面,脱去笋衣后,居然比原来还粗壮、高大。

我们要学习竹子乐观处世,不因环境改变而颓废;学习竹子坚忍不拔,不因遭遇挫折而放弃;学习竹子朴实无华,从不哗众取宠,盛气凌人;学习竹子高风亮节,胸怀坦荡;学习竹子虚心进取,乐于奉献。只有这样,才能笑迎风霜雨雪,才能永远拥有春天!